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沸水也能结冰?
沸水也能结冰吗?在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中的确不可能,但人为改变外界环境因素后一切皆有可能。科学家将盛有适量水的杯子放置在玻璃罩中密封(如图甲),用抽气机向外抽气,奇怪的现象发生了:杯子中的水沸腾了,继续抽气,杯子中上层水仍在沸腾,下层水开始结冰,最终水全部结成了冰。原来随着玻璃罩中的空气被抽出,玻璃杯中水面上方的气体压强越来越小,水的沸点降低,一直降到室温,故杯中的水沸腾了。研究表明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也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晶体的熔点(或凝固点)越高,所以当玻璃罩中气体压强减小到足够低时,水的凝固点升高到室温,故沸腾的水很快结冰了。

(1)由于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方向性,所以地球表面自然环境中,杯子中上层水沸腾、下层水结冰的现象不可能不可能(可能/不可能)存在;
(2)如图乙。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一段时间后,钢丝穿冰块而过,而冰块完整无缺。使用细金属丝和悬挂重物的目的都是增大(钢丝对冰块的)压强增大(钢丝对冰块的)压强,从而使冰的熔点降低降低(降低/提高/保持不变),所以细金属丝下方的冰块熔化,由于环境温度较低,熔化而成的水又很快凝固凝固(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故钢丝穿冰块而过且不留缝隙;
(3)滑冰运动员所穿滑冰鞋都带有冰刀,如图丙所示,在滑冰过程中,冰刀通过做功做功的方式使得冰的内能变大,同时增大增大(增大/减小)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改变了冰的熔点,使得冰刀划过的冰面容易熔化,最终能起到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方向性;不可能;增大(钢丝对冰块的)压强;降低;凝固;做功;增大;减小摩擦力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39引用:2难度:0.3
相似题
-
1.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冷却剂,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 )
发布:2024/9/24 2:0:8组卷:790引用:4难度:0.9 -
2.小明结合刚刚学过的物理知识对汽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发现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防冻液含量/%(体积比)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液的凝固点/℃ -17 -28 -32 -49 -48 -46 -28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2)汽车匀速行驶时速度表显示如图甲所示,汽车速度为 km/h。
(3)小明了解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
若某司机饮酒后驾车以图甲所示速度沿马路直线行驶,如图乙所示,在A点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一行人正从路边距离C点3m的D点横穿马路),在B点踩刹车,在C点完全停下,共用时3s(经过反应时间和刹车时间),一共行驶了48m,已知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为2.5m/s,则:
①求这辆汽车从A点发现情况到刹住车后停在C点的平均速度;
②求该司机饮酒后的反应时间;
③若行人以1.3m/s的速度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车身接触到行人即为相撞)发布:2024/9/27 2:0:1组卷:36引用:1难度:0.6 -
3.在北方的冬天,汽车的驾驶员常把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冷却液具有( )
发布:2024/10/25 3:0:4组卷:189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