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ㅤㅤ“停止晚读,出门看云!”近日,在云南昭通一所学校,班主任李老师看到天空飘来了一片七彩祥云,让同学们暂停晚读去走廊上欣赏美景。“能看到七彩祥云,是一件很幸福、很幸运的事情。这么美好的东西,大家要一起分享才好。”李老师的这番话收获无数网友的点赞,也将话题“语文老师的浪漫”送上了热搜,引发了众多评论:
ㅤㅤ评论一: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瞬间值得欣赏,看一场晚霞,听一场秋雨,赏一次落花……与大自然的接触,也是另外一种“学习”。
ㅤㅤ评论二:“停课看云”也是一种“无用之用”,毕竟教育首先是育人。教育不是填满,而是点亮。
ㅤㅤ评论三:学校教育要让更多的美有空间得以弘扬。
ㅤㅤ评论四:“停课看云”是另类,“多学一秒、多考一分”才是当务之急。
ㅤㅤ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考点】材料作文.
【答案】在教育中点亮心灵,感悟美好 在功利教育甚嚣尘上的今天,李老师能不囿于尘俗,不被教室的围墙困住,向同学们分享美好,其做法令人赞叹。须知一个眼中无美、视野狭窄、灵魂干涸的人,怎么可能做出出色的成就?
所以,我认为学校应积极提倡美育,激活学生的心灵,让我们学会诗意地栖居在人世间,体悟生命的美好,进而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这应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我们知道美无处不在,但很多同学早已丧失对美的感知能力。就拿我自己来说,窗外四季更替、云卷云舒,但我似乎已很久没关注过了,在日复一日的三点一线中,我好像只记得天冷加衣,下雨打伞。我不知道春花夏叶是一种怎样的情态,不知道秋果冬雪有一种怎样的意蕴。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我看见同学们每天都步履匆匆,双目无神,只惦记做哪些题、刷哪本书提分更快。他们背诗词,不是为品味诗词之美,而是为了默写句子;他们读名人故事,不是因受其精神的感召,而是为了丰富素材。
原因何在?除了学生自己缺少内驱力,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曾几何时,除了应试,学校等教育机构部门,又做出过多少科学合理的努力?谁又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灵是不是赤地干里、一片荒芜?谁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做出过真正的尝试?
有人问,培养一个爱美、善感的心灵有什么好处?伤春悲秋,为赋新诗强说愁,于社会何益?
说此话的人恰恰不明白,古人感伤的不只是繁花凋谢、黄叶飘零,而且是生命流逝、人生短暂,他们是在为韶华不再、功业未成而悲叹。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觉醒,激励着他们惜时如金、建功立业,唯恐人生虚度。这难道不是拥有一颗爱美、善良的心带来的生命的激情?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批量制造做题的机器,那么这样一批心灵干涸、眼界逼仄的个体,将来走到了工作岗位上,又如何能做出优秀的业绩?而李老师的这一做法,表面上看是耽误了学生的做题时间,实际上却让学生意识到美无处不在,让学生葆有一颗能感知美、欣赏美的活泼的心灵,这难道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从来功业卓著者,都有一颗爱美、活泼的心灵。苏轼从小接受父亲的“放任”教育,亲近自然,感知美,培养出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在之后的人生中,高吟“老夫聊发少年狂”,高唱“明月几时有”,不管顺逆,从未消沉,活出了精彩;南仁东从小喜欢仰望星空,工作后也经常赏夕阳、看烟霞,在一颗爱美的心灵上,生出对国之重器的构想,功绩振山河;爱因斯坦热爱小提琴,他通过巴赫的严谨之美感悟支配世界的规律,开启了他研究物理的新视角,用爱美的头脑看到科学的奥秘。
威布莱克说:“富有生机就是美。”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就是让学生葆有生机与活力,永远带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对待学习、对待生活,让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的学生是美的,这样的教育更是美的。
所以,我认为学校应积极提倡美育,激活学生的心灵,让我们学会诗意地栖居在人世间,体悟生命的美好,进而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这应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我们知道美无处不在,但很多同学早已丧失对美的感知能力。就拿我自己来说,窗外四季更替、云卷云舒,但我似乎已很久没关注过了,在日复一日的三点一线中,我好像只记得天冷加衣,下雨打伞。我不知道春花夏叶是一种怎样的情态,不知道秋果冬雪有一种怎样的意蕴。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我看见同学们每天都步履匆匆,双目无神,只惦记做哪些题、刷哪本书提分更快。他们背诗词,不是为品味诗词之美,而是为了默写句子;他们读名人故事,不是因受其精神的感召,而是为了丰富素材。
原因何在?除了学生自己缺少内驱力,我们的学校和社会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曾几何时,除了应试,学校等教育机构部门,又做出过多少科学合理的努力?谁又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灵是不是赤地干里、一片荒芜?谁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做出过真正的尝试?
有人问,培养一个爱美、善感的心灵有什么好处?伤春悲秋,为赋新诗强说愁,于社会何益?
说此话的人恰恰不明白,古人感伤的不只是繁花凋谢、黄叶飘零,而且是生命流逝、人生短暂,他们是在为韶华不再、功业未成而悲叹。正是这种生命意识的觉醒,激励着他们惜时如金、建功立业,唯恐人生虚度。这难道不是拥有一颗爱美、善良的心带来的生命的激情?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批量制造做题的机器,那么这样一批心灵干涸、眼界逼仄的个体,将来走到了工作岗位上,又如何能做出优秀的业绩?而李老师的这一做法,表面上看是耽误了学生的做题时间,实际上却让学生意识到美无处不在,让学生葆有一颗能感知美、欣赏美的活泼的心灵,这难道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从来功业卓著者,都有一颗爱美、活泼的心灵。苏轼从小接受父亲的“放任”教育,亲近自然,感知美,培养出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在之后的人生中,高吟“老夫聊发少年狂”,高唱“明月几时有”,不管顺逆,从未消沉,活出了精彩;南仁东从小喜欢仰望星空,工作后也经常赏夕阳、看烟霞,在一颗爱美的心灵上,生出对国之重器的构想,功绩振山河;爱因斯坦热爱小提琴,他通过巴赫的严谨之美感悟支配世界的规律,开启了他研究物理的新视角,用爱美的头脑看到科学的奥秘。
威布莱克说:“富有生机就是美。”让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就是让学生葆有生机与活力,永远带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对待学习、对待生活,让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的学生是美的,这样的教育更是美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 0:30:2组卷:13引用:4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发布:2025/1/1 4:30:2组卷:41引用:10难度:0.1 -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新”是“薪”的本字,本义是指用斧子砍伐木材。(《说文解字》:“取木也。”)
后借用为“新旧”的“新”,可表示“刚出现的”“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使变成新的”等意思。
材料二:
放眼2022,壬寅要赢,不负青春。……大局新开展新颜……花开潮起,春风十里,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
——《湖北新闻》2022新年献词 于你,于我,于家,于国,新的百年征程已经开始,星光将再次照亮赶路人的去途。2022年,继续出发,你准备好了吗?
——中访网2022年新年献词 2022年的序幕刚刚拉开,站在新年的门前,学校拟进行以“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你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对新的一年的思考和展望。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15引用:4难度:0.7 -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青年人一旦确立了奋斗目标,须执着、专一,不可半途而废,如此,方能终成大业;也有人认为,青年人确立了奋斗目标,也不必做蚕自缚,可因时更换,顺势调整,这样才能不负此生。
对于以上意见,你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见解与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布:2025/1/1 4:30:2组卷:9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