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第6段至结尾,回答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选文第1段是抓住托尔斯泰眼睛的什么特征去写的?如何理解“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两个比喻。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认真品读选文,试找出一些精彩语句加以赏析。
(4)说说你对“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5)作者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考点】课文内容分析
【答案】(1)主要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2)选文第1段抓住托尔斯泰目光的犀利去写。“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形象精妙地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3)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愤怒使之冷峻,不悦使之结冰,友善使之和缓,激情使之炽烈如火。”“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用高尔基的话说:“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4)课文前半部分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原来粗鄙的外表是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的。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的精美绝伦。
(5)二者并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奥楚蔑洛夫虽然变来变去,但变中又有不变,他不变的是什么?从他的变与不变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3引用:2难度:0.7
  • 2.请根据你对《蒲柳人家》课文的初步理解,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描写的人物。
    (2)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性格的语段或句子,并概括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引用:3难度:0.5
  • 3.《溜索》中对首领的描写比较分散,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首领的形象。
          思路引领:
          浏览全文,勾画出描写首领的语段;结合环境描写和“我”的表现,分析概括首领的性格品质。

    发布:2024/12/27 1:3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