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风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请阅读下列材料,运用国情国策知识,回答问题。
【茶和天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底蕴。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民族风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文化符号。此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风俗”入选消息让无数人振奋不已,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同感;种茶、制茶、饮茶等风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由此发展起来的茶叶贸易更是远销海外,使得茶文化跨越国界,融入各地的饮食文化。同时茶文化平和淡然、包容并蓄的属性也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文化使者,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不断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向前发展。
【非遗传承】
时代变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冲击,其中部分濒临灭绝,需专项保护才得以传承。近年来,非遗国乐、戏曲等在直播平台成为新“国潮”,湘绣小摆件、陶瓷扑克牌等非遗文创产品也成为展架上的热销商品。河南东岳村作为全国首批传统村落,以传统的东岳民俗文化为基础,建设非遗工坊,深挖非遗内涵,让非遗文化吸引消费者、走进消费者;被誉为“甘肃符号”的河西宝卷、庆阳香包、武都高山戏的记录传承是一位位高龄非遗传承人将工匠精神演绎到极致、和时间赛跑的动容故事。2022年,10个中国手工艺群体与10位国际大师合作,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国际设计接轨,碰撞出大胆有趣、生机盎然的艺术精品,比如在传统竹编工艺上融入爱马仕的时装文化,展现了东方文化的诗意和西方潮流的时尚,获得了艺术创意行业的广泛关注。
(1)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茶和天下”的感受。
(2)结合“非遗传承”,请问对于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③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2)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2)①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④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3引用:4难度:0.4
相似题
-
1.令人期盼已久的、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黄浦江两岸盛大上演。有2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古老的中国将以开放的胸怀迎接四海八方宾朋,“上海世博会将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世博会期间,世界各地、各民族各自独特的文化将共同把世博园装扮成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
(1)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
(2)世博会上,我们将把中华民族文明发展成果展现给全世界各地的朋友。作为中华儿女,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哪些?(举三例以上)
(3)参加世博会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在世博园怎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4)我们青少年如何做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发布:2025/1/29 8:0:1组卷:6引用:1难度:0.5 -
2.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将厚重的东方书法文化底蕴与现代冰雪运动风格融为一体。这一设计( )
①说明设计者的灵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源
②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富有创意
③说明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发布:2024/12/28 4:0:1组卷:17引用:4难度:0.6 -
3.九年级李明同学在学习“延续文化血脉”时总结了几条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8 1:30:1组卷:19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