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想把古代故事《黠童子》改成白话故事来讲述,先对这个故事进行了研读,请你一起参与。
黠童子
一童子随主人宦游①,从县中索骑,彼所值②甚驽③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④泣于马上。后来问曰:“何泣也?”曰:“吾马奔逸绝尘,深惧其泛驾⑤而伤我也。”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
(选自《智囊•杂智部》,(明)冯梦龙编著)【注】①宦游:外出求官,到处游历。②所值:所分配到的。③驽:劣马。④佯:假装。⑤泛驾:翻车。
【疏通文意我有招】
(1)在梳理这个故事时,小语对其中一些字词的释义产生了疑问,请你帮她解答。
字词 | 问题解决的方法 | 释义 |
意此马更佳 | 查找字典法:《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意:①心意,意图。②怀疑。③意料,料想。④同“抑”。表示选择。 | ① ③ ③ (填选项) |
乃下地与之易 | 联系成语法:易地而处 | ② 交换。 交换。 |
始悟其欺 | 课内迁移法:乃悟前狼假寐 | ③ 明白。 明白。 |
追之不及 | 字形构造法:![]() ![]() ![]() |
④ 到。 到。 |
(2)为了让故事更生动丰满,请你一起完成下面这份改写手记。
原文 | 角度 | 改写(可合理推测当时的语气、神态、心理等) |
后来问曰:“何泣也?” | 称呼、语气 | ①后来人怎样称呼童子才符合古人礼仪?请选择 A A (填序号)A.贤弟 B.舍弟。 ②请推测后来人说话时的语气并说明理由。 |
童子既得马,策而去。 | 心理、神态 | ③请推测童子当时的心理、神态。 童子既得马, 洋洋得意的,高兴的 洋洋得意的,高兴的 策而去。 |
(3)小语想介绍一下故事的出处,请结合故事内容和链接材料,帮她分析一下这个故事为什么选入《智囊•杂智部》?
【答案】③;交换。;明白。;到。;A;洋洋得意的,高兴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