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如图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A是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或东北林区)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或东北林区)
;B是
横断山区
横断山区
;C是台湾、福建和江西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是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
,其作用主要是
防风固沙
防风固沙
。E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作用主要是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同时也起到了减弱水库、河道泥沙淤积等作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这种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的径流量和长江的水质有何作用?

【答案】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或东北林区);横断山区;”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如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塞罕坝林场(  )

    发布:2024/12/31 16:30:1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有关森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6: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3.调查名称:荒漠化的治理
    调查资料: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古代这里水草丰美,风光宜人,后来经历气候变化、战乱更迭和不合理的开垦,形成茫茫大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也使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如图示意毛乌素沙漠的位置。

    调查思考:
    (1)简述历史上毛乌素沙漠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2)列举榆林市实现“绿进沙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随着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发布:2024/12/31 11:30:1组卷:1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