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如图我国生态工程与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我国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A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或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或东北林区);B是横断山区横断山区;C是台湾、福建和江西等省的山区。
(2)图中字母所表示的林业生态工程:D是”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其作用主要是防风固沙防风固沙。E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其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也起到了减弱水库、河道泥沙淤积等作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3)A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针对这种状况,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对长江的径流量和长江的水质有何作用?
【答案】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或东北林区);横断山区;”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从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如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塞罕坝林场( )发布:2024/12/31 16:30:1组卷:1引用:1难度:0.6 -
2.据新华社消息,我国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显著的植树运动。有关森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6: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3.调查名称:荒漠化的治理
调查资料: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的毛乌素沙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千米,是我国四大沙漠之一。古代这里水草丰美,风光宜人,后来经历气候变化、战乱更迭和不合理的开垦,形成茫茫大漠。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极大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也使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如图示意毛乌素沙漠的位置。
调查思考:
(1)简述历史上毛乌素沙漠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
(2)列举榆林市实现“绿进沙退”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3)随着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发布:2024/12/31 11:30:1组卷:1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