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久之后,《红星照耀中国》问世了,它立刻轰动了英国,在数星期内就销售了十万册以上。纽兰多姆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书的销售量,比迄今出版的任何描写远东的非小说作品都大。
(斯诺)      (材料一)
      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出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材料二)
      二十二名红军突击队队员没有一人中弹掉下深渊,勇士们在川军轻重机枪和炮火的狙击下已经靠近泸定桥北岸的桥头堡。
(《①____》王树增)      (材料三)
      ②_____(体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用事实说话。……作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印象……阅读这类作品,要善于体会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1)比较阅读材料一、二,完成下面的表格。
材料一 材料二
作者 斯诺 王树增
作者身份
美国著名记者
美国著名记者
中国军旅作家,中共党员,少将军衔
报道事件的角度
报道事件的角度
参与事件的当事人 下层战士层层转述
内容之同 都记叙了③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
这一历史事件
创作目的之异 向全世界展示真实的“红色中国” 发掘伟大的长征精神
(2)请比较材料一、二在描述同一历史事件时存在哪些不同,并参考表格,试着探究产生这些不同的原因。
那里还有一座内城,从前驻扎过边防军,还有一座堡垒,围绕着约莫一英里见方的土地,就是现在保安城所在的地方。我在那里终于找到了南京与之作战十年的红军领袖——毛泽东。
(斯诺)
(3)请帮助斯诺完成他的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1937年的某几个晚上  毛泽东的住所
采访对象 毛泽东
采访目的 了解毛泽东的成长经历、①
了解毛泽东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经过
了解毛泽东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经过
、了解红军的发展历程
采访方式
直面采访(提问)
直面采访(提问)
、照片拍摄
采访器材 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
你幼年和青年时期的情形是怎样的
你幼年和青年时期的情形是怎样的

◎你是如何成为共产主义者的?
◎为什么说红军西北长征,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
红军长征都经历了什么
红军长征都经历了什么

◎红军为什么能在山西苏区得到发展?
(4)斯诺结束采访,回房整理稿件。他的伙伴告诉他,在他的笔记中,有不少内容都能在中国古诗词中找到一一对应的句子。请你帮忙完成批注。
……
毛泽东:是的,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是十分穷苦的,但这些苦难并不妨碍我保持韧劲继续前进。①
岂不罹凝寒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赠从弟》刘桢)
……
毛泽东:那一年有一次严重的饥荒,在长沙有成千上万的人没有食物。(剧哉边海民,②
寄身于草野
寄身于草野
。《梁甫行》曹植)
……
毛泽东:从那次之后,我惺惺地信服了只有 经由群众的行动而得到的群众政治力量,才能保障有力地改革的实现。(③
多助之至
多助之至
,④
天下顺之
天下顺之
。孟子)
毛泽东:红军们一个个地站上前来,请求拿他们的生命来冒险。这不是在发疯吗?可是他们做的却正是这类的事。(⑤
衣带渐宽终不悔
衣带渐宽终不悔
,⑥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柳永)
……

【答案】美国著名记者;报道事件的角度;飞夺泸定桥;了解毛泽东成为共产主义者的经过;直面采访(提问);你幼年和青年时期的情形是怎样的;红军长征都经历了什么;岂不罹凝寒;寄身于草野;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50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A)红军告诉我,除了在川西的经验以外,他们到处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他们大军未到,名声早就已经传到,常常有被压迫农民派代表团来要求他们绕道到他们乡里去“解放”他们。当然,他们对红军的政纲是很少有什么概念的,他们只知道这是一支“穷人的军队”。这就够了。毛泽东笑着告诉我有一个这样的代表团来欢迎“苏维埃先生”!但是这些人并不比福建军阀卢兴邦更无知,后者曾在他统辖的境内出了一张告示,悬赏“缉拿苏维埃,死活不论”。
          (B)必须在敌人援军到达之前把桥占领。于是再一次征求志愿人员。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但是别的人越来越爬近到桥中央,桥上的木板对这些敢死队起了一点保护作用,敌人的大部分子弹都迸了开去,或者落在对岸的悬崖上。
    (1)以上文字选自
     
    的不朽名著
     
    ,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根据两段选文内容简要概括“红军”的特点。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24引用:4难度:0.6
  • 2.某班举行“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请根据阅读积累,将阅读记录卡补充完整。
    阅读记录卡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1)
     

    国籍:美国
    标题解读:作者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发生、发展的原因,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2)
     
    书名:《昆虫记》
    作者:法布尔
    国籍:(3)
     

    作品内容: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如(4)
     
    喜欢用麻醉工具捕获蜗牛;(5)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6)
     
    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发布:2024/12/27 2:30:1组卷:27引用:4难度:0.8
  • 3.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相关内容的叙述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27 2:0:1组卷:22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