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小组发现野生型菌株经过突变后可能失去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营养缺陷型菌株,只有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物质后才能生长。根据其无法合成的物质种类可分为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维生素缺陷型菌株和碱基缺陷型菌株等。请完成以下获得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步骤:
【诱变处理】用紫外线诱变野生型大肠杆菌;
【选出缺陷型】限量培养法可用于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其原理是野生型菌株在限量培养基上获取营养物质的能力强于营养缺陷型菌株,如图甲所示,其中菌落 BB(填“A”或“B”)即为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菌株。该方法中还得将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同时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其目的是 作为空白对照,判断培养基本身是否被杂菌污染作为空白对照,判断培养基本身是否被杂菌污染。从功能上看,限量培养基属于一种 选择选择培养基。

【鉴定缺陷型】利用生长图谱法可初步确定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的类型,即在基本培养基乙的A-E这5个区域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用 稀释涂布平板稀释涂布平板法将检出的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接种在乙上,若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乙的BC交界处长出了菌落,则说明该菌株是 氨基酸和维生素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
【鉴定缺陷亚型】研究小组用上述方法鉴定了某菌株属于维生素营养缺陷型,为了进一步确定该菌株的具体类型,他们把15种维生素按照不同组合分为5个小组,分别添加与图丙培养基的对应区域,然后接种菌株后培养一段时间。
组别 | 维生素组合 | ||||
1 | 维生素A | 维生素B1 | 维生素B2 | 维生素B6 | 维生素B12 |
2 | 维生素C | 维生素B1 | 维生素D2 | 维生素E | 烟酰胺 |
3 | 叶酸 | 维生素B2 | 维生素D2 | 胆碱 | 泛酸钙 |
4 | 对氨基苯甲酸 | 维生素B6 | 维生素E | 胆碱 | 肌醇 |
5 | 生物素 | 维生素B12 | 烟酰胺 | 泛酸钙 | 肌醇 |
维生素B1
维生素B1
;若菌株为叶酸和生物素的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则其在丙培养基上形成菌落的位置是 区域3与区域5的交界处
区域3与区域5的交界处
。【答案】B;作为空白对照,判断培养基本身是否被杂菌污染;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氨基酸和维生素;维生素B1;区域3与区域5的交界处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3:0:2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2.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一种副产品。为提高其利用价值,研究人员拟从发酵的豆粕中,筛选出能高效地将豆粕蛋白质转化为有机酸的乳酸菌菌株,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碳酸钙,过程如下:
步骤1:乳酸菌的富集
将发酵豆粕接种于添加了放线菌酮的液体培养基。
步骤2:纯化与鉴定
取一定量的富集菌液,进行梯度稀释,接种于添加了碳酸钙的培养基,挑选单菌落纯化培养并鉴定菌种。
步骤3:探究不同添加物对菌种发酵效果的影响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发布:2024/12/14 2:0:1组卷:34引用:6难度:0.6 -
3.“筛选”是分离和培养生物新类型常用的手段,下列有关技术中不能筛选成功的是( )
发布:2024/12/20 6:30:1组卷:26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