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信息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且变化趋势相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且变化趋势相同。

(2)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微型藻类是 真核真核(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光合光合作用实现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 化学化学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乙),甲醇(CH3OH)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制取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太阳能→电能→化学化学能。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制取10吨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13.7513.75吨。(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2+3H2 一定条件 CH3OH+H2O)。
(3)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①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 11.311.3kg的二氧化碳。(ρ汽油=0.7×103kg/m3,结果精确到0.1)
②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相对于燃煤发电,符合“减碳”理念的是 光伏光伏发电。
一定条件
【答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且变化趋势相同;真核;光合;化学;化学;13.75;11.3;光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2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一瓶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发布:2024/12/28 16:30:2组卷:6引用:2难度:0.5 -
2.有一个玻璃瓶,它的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质量。(3)金属颗粒的密度。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7引用:2难度:0.5 -
3.有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它们的体积比为V1:V2=1:5,材料的密度比ρ1:ρ2=4:1,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已知实心球的体积是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
发布:2024/12/28 16:0:2组卷:24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