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2年12月30日,河南与安徽两省共同举行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暨二期工程开工仪式。长江、淮河实现历史性“牵手”。
材料二 淮河全长1000千米,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一级支流有21条。王家坝闸和三河闸分别是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上游坡陡水急;中游河道坡降平缓,狭窄弯曲,宣泄不畅;下游三河闸所在的洪泽湖由于黄河夺淮多年泥沙淤积,湖底已经高于淮河河床底,形成“地上湖”。如图为淮河流域水系略图。

材料三 王家坝闸地理位置特殊,地处淮滨、固始、阜南三县交界处,也是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的交汇处。王家坝闸在淮河防汛抗洪方面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是淮河灾情的“风向标”。
(1)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淮河的水循环类型和主要补给类型是否发生改变,并说明理由。
(2)分析王家坝闸被称为淮河灾情“风向标”的原因。
(3)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却还要引江济淮,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淮河的水循环类型和主要补给类型没有发生改变。原因是长江和淮河水系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降水,参与海陆间循环。
(2)上游落差大,汇水速度快;位于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的交汇处,汇水量大;王家坝闸以下河段河流落差小,河道平缓,狭窄弯曲,排水不畅;淮河中下游有许多重要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大动脉;王家坝闸成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一道安全屏障,决定了淮河中下游的安全。
(3)淮河流域经常发生洪灾,这是由于淮河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上游落差大,汇水速度快;中游河道窄,泄洪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然而,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个工程的实施可以连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润泽皖豫两省数千万群众,对于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升航运通达能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皖豫两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上游落差大,汇水速度快;位于淮河、洪河、白露河三河的交汇处,汇水量大;王家坝闸以下河段河流落差小,河道平缓,狭窄弯曲,排水不畅;淮河中下游有许多重要城市、工矿企业和交通大动脉;王家坝闸成为保护淮河中下游的一道安全屏障,决定了淮河中下游的安全。
(3)淮河流域经常发生洪灾,这是由于淮河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上游落差大,汇水速度快;中游河道窄,泄洪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然而,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这个工程的实施可以连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润泽皖豫两省数千万群众,对于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提升航运通达能力,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皖豫两地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30 13:42:58组卷: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风.2013年11月27日清晨,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消息,超强台风“海燕”在该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踪、近3万人受伤.如图为台风“海燕”行进路径图.
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台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严重灾情的原因.发布:2025/1/22 8:0:1组卷:3引用:3难度:0.3 -
2.2013年11月8日,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肆虐,致近6000人死亡,1800人失踪,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据此回答8~9题.
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 )发布:2025/1/22 8:0:1组卷:2引用:0难度:0.7 -
3.中新网2013年11月13日电截至目前,超强台风“海燕”在菲律宾已造成2275人死亡,80人失踪.约60万人无家可归.“海燕”在我国沿海登陆后,也给我国南方多地带来了大到暴雨.图为“海燕”中心位置移动经纬度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此次台风给菲律宾造成的主要灾害是( )发布:2025/1/22 8:0:1组卷:2引用:0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