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沙棘是一种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的落叶灌木,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对沙棘光合特性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请回答相关问题:
(1)沙棘的叶肉细胞中,占其干重和鲜重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C、O
C、O

(2)在秋季,可用
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提取沙棘叶肉细胞中的色素,并用纸层析法将其分离。相对于夏季,可能明显变窄、变浅的条带对应的色素是
叶绿素
叶绿素
,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
较小
较小
(“较大”或“较小”)。
(3)科学家对生长在某区域两个不同地段(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沟底和水分条件较差的坡面)的沙棘的雌、雄株进行了研究,测得一天中CO2吸收量的变化(如图)。

①一般情况下,曲线Ⅰ所代表的植株在8点和12点时暗反应所固定的CO2
不相同
不相同
(“相同”或“不相同”)。
②曲线Ⅰ中14:00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的原因是
温度升高,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
温度升高,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
;曲线Ⅱ中6:00~10:00净光合速率明显加快是光照增强使
NADPH和ATP
NADPH和ATP
增多所致。
③由图中曲线可知,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对沙棘
雄株
雄株
(“雌株”或“雄株”)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更大。
(4)为探究沙棘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科研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取若干沙棘植株,平均分成7组,分别放在O2充足的密闭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容器中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测容器中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温度(℃) 光照强度占普通光照的百分比(%) 开始时CO2浓度(%) 12小时后CO2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10 0.35 0.332
3 25 20 0.35 0.306
4 25 40 0.35 0.289
5 25 60 0.35 0.282
6 25 80 0.35 0.280
7 25 95 0.35 0.279
①实验中第1组12小时后CO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黑暗条件下只有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产生CO2
黑暗条件下只有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产生CO2
,其余组别12小时后CO2浓度降低的原因是
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
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

②如果沙棘植株按照上述实验条件培养12小时,再在黑暗条件下培养12小时,则光照强度占普通光照的百分比大于
10
10
%时,沙棘才能积累有机物而正常生长。

【答案】C、O;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叶绿素;较小;不相同;温度升高,气孔部分关闭,CO2供应不足;NADPH和ATP;雄株;黑暗条件下只有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产生CO2;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10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4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如图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据图回答(注:A、B、C为三种化学物质):
    (1)图中步骤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物质是5mL的
     
    ,用于溶解色素;B是二氧化硅少许,作用是
     
    ;C是少许
     
    ,作用是
     

    (2)图中步骤③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
     
    ,并且待其干燥后重复数次。
    (3)图中步骤④中操作的关键是应注意
     

    (4)色素层析后,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
     
    ,主要吸收
     
    光;在层析液中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5)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多选)。
    ①未加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③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13引用:3难度:0.6
  • 2.研究小组测定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草莓离体试管苗的有关光合特性,结果如表。
    叶绿素总含量(mg•g-1 Rubisco总活性(μmol•min-1•g-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0%蔗糖+中光强 2.39 70.92 8.7
    1%蔗糖+中光强 2.51 61.05 7.4
    3%蔗糖+中光强 2.70 42.61 5.1
    1%蔗糖+高光强 2.67 71.20 9.1
    1%蔗糖+中光强+ATP 2.93 78.87 11.4
    1%蔗糖+中光强+TPT 2.46 47.74 3.4
    注:Rubisco酶是催化CO2固定的酶;TPT抑制ATP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草莓叶片中叶绿素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操作时应在
     
    条件下进行,而且滤液用棕色瓶保存,这样可以避免叶绿素的分解。用光电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时,光源应该选用
     
    (红光/绿光)。
    (2)制备Rubisco酶液时,草莓叶片经过研磨离心,取
     
    备用。利用14C示踪法测定Rubisco酶活性时,加入适量RuBP和NaH14CO3后保温5分钟,加入Rubisco酶,45秒后加入终止液停止反应,测定产物
     
    的放射性,从而确定Rubisco酶的活性。
    (3)为了提高草莓苗移植的成功率,移植前应该逐步
     
    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光强几乎不影响叶绿素含量,但是高光强光合速率仍明显上升,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发布:2025/1/16 8:0:1组卷:10引用:1难度:0.7
  • 3.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请回答:
    (1)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
     
    ,以防止色素被破坏.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2形成
     
    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
     
    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
     

    Ⅱ.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如图2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2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
     
    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
     
    ,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
     
    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发布:2025/1/3 8:0:1组卷:502引用:8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