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如图1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当地人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
(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种植西瓜的好处。
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

(3)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

【考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答案】(1)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夜晚,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或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
(2)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对土壤的侵蚀,保持水土。
(3)1-6时(或凌晨或夜晚),10cm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原因:邻近绿洲,水汽较多,此时气温低,地表水汽凝结量较大。土壤水分蒸发少,表层土壤湿度大,出现逆湿现象。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2/19 23:0:1组卷:1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风沙肆虐的沙漠一直是蔬果生产的禁区,日光温室可以极大地改变这一现状。南疆地区早期建成的温室,普遍存在着冬季夜间室内冻害时常发生的问题。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的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研究表明,日光温室后墙白天接受太阳总辐射约占温室接收太阳总辐射的50%~60%,夜间,室内获得的热量中墙面放热量约占1/3,地面放热量约占2/3。此外,土壤夜间放热性能较为稳定,受气候条件影响小。

    (1)指出沙漠温室的主要功能。
    (2)简述温室建设厚实后墙的作用。
    (3)解释水幕集热-地暖加温系统能减轻冻害问题的原因。
    (4)电动卷帘可以根据温度高低对玻璃进行择时覆盖。根据沙漠地区的气温变化分析电动卷帘覆盖的时间。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5引用:8难度:0.4
  • 2.小明周末出外郊游,当晚发信息至微信朋友圈:“秋行,蓝天白云,骑上单车,披上风衣,出外郊游,心情格外舒畅,但夜晚需穿上毛衣,手有点冻冻的感觉”。如图为该日当地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该日,当地(  )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1引用:2难度:0.5
  • 3.读某地连续四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26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