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A气缸截面积为500cm2,A、B两个气缸中装有体积分别为10L、15L,压强均为1atm,温度均为27℃的理想气体,中间用细管连接。细管中有一绝热活塞M,细管容积不计。现给左面的活塞N施加一个推力,使其缓慢向右移动,同时给B中气体加热,使此过程中A气缸中的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M保持在原位置不动,不计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周围大气压强为1atm=105pa.当推力F=53×103N时,求:
①活塞N向右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②B气缸中的气体升温到多少摄氏度?
5
3
×
10
3
【考点】理想气体的实验规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87引用:17难度:0.3
相似题
-
1.如图甲所示,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注射器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将注射器、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依次连接起来;
②缓慢移动活塞至某位置,待示数稳定后记录此时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体积V1和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1;
③重复上述步骤②,多次测量并记录;
④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
(1)在本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保持不变的量是气体的 和 ;
(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推拉活塞时,动作要快,以免气体进入或漏出
B.推拉活塞时,手不可以握住注射器气体部分
C.活塞移至某位置时,应迅速记录此时注射器内气的长度和压力表的压强值
(3)某同学测出了注射器内封闭气体的几组压强p和体积V的值后,以p为纵轴、为横轴,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图像发生弯曲的可能原因是 。1V
A.实验过程中有漏气现象
B.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
C.实验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
D.实验过程中外面气体进入注射器,使注射器里面气体质量增加了
(4)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另一位同学重复了上述实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均正确。环境温度分别为T1、T2,且T1>T2。在如图丙所示的四幅图中,可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发布:2024/12/9 16:0:6组卷:42引用:3难度:0.5 -
2.如图所示,在用DIS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用一个带刻度的注射器及计算机辅助系统来探究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关系.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1/26 3:0:1组卷:66引用:2难度:0.7 -
3.如图为“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压强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臂插入烧瓶中,B臂与玻璃管C下部用橡胶管连接,C管开口向上,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水银封闭于烧瓶内。开始时,B、C内的水银面等高。
(1)此实验中研究对象气体是 (填①烧瓶中气体、②烧瓶和AB管中的气体或者③BC下面软管中的气体)若气体温度升高,为使瓶内气体的体积不变,应将C管 (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直至B内的水银面回到原位置;
(2)实验中使瓶内气体的体积不变,多次改变气体温度,用Δt表示气体升高的摄氏温度,用P表示烧瓶内气体压强。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图线是 。
A.B.
C.
D.
(3)同学还想用此实验验证波意耳定律,在保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寻找体积和压强满足一定的关系,现在不知道大气压强的具体数值,但大气压强可视为不变。也无法直接测出气体的体积和B管的内径,但该同学通过分析还是可以验证波意耳定律。
①保证温度不变的方法是 (填①保持实验环境温度不变、②移动C管要迅速、③测量数据要快)
②初始时,B,C管中水银面等高,然后向上移动C管,测量B管中水银面比初始状态水银面上升了h,此时,BC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Δh,在h和Δh都很小的情况下(即Δh=0),只要h和Δh满足 关系就可以验证波意耳定律。
A.B.
C.
D.
发布:2024/11/26 19:0:2组卷:60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