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温升高会使水稻减产,寻找耐高温基因并对其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获得一株耐高温突变体甲,高温下该突变体表皮蜡质含量较高,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14,说明耐高温为 隐性隐性性状。且由 一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上,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得到的后代自交(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 aa,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②若 dd,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 cc,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对应的杂交结果
a.F1和F2均耐高温
b.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3:1
c.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1:1
d.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
e.F1不耐高温,F2不耐高温:耐高温≈15:1
最终,杂交实验结果与③一致。
(3)为进一步确定耐高温突变体甲的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①图1中若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发生重组,用F2植株进行 自交自交,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R1~R5。
②对R1~R5,进行关键基因(TT2基因)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如图2、图3.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 caps3-caps4caps3-caps4(分子标记)之间。将该区段DNA进行测序,发现TT2基因序列的第165碱基对由C/G变为A/T,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功能丧失。
(4)研究人员将 正常TT2基因正常TT2基因导入突变体甲,该植株表现为不耐高温,进一步确定基因TT2突变导致突变体甲耐高温。
1
4
【答案】隐性;一;a;d;c;自交;caps3-caps4;正常TT2基因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玉米第九号染色体上的糯性基因(wx)在胚乳中表达,也在花粉中表达(糯性淀粉遇碘呈棕红色).取一株玉米成熟的花粉,用碘液进行检测,结果约50%的花粉显蓝色、约50%的花粉显棕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3:30:1组卷:41引用:7难度:0.7 -
2.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16 8:0:1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A对a为完全显性。把AA和aa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发布:2024/12/31 3:30:3组卷:14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