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这部法律通过制度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家庭教育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迭代升级,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1)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同时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要专门立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3)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4)为更好地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请你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1)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科学立法;法律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事关人类未来,用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②国家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④法律的制定,使家庭教育有法可依,使监护人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⑤有利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3)向老师咨询、上网查找、翻阅书籍等。
(4)①坚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2)①未成年人的生存发展事关人类未来,用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②国家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维护家庭、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④法律的制定,使家庭教育有法可依,使监护人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⑤有利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3)向老师咨询、上网查找、翻阅书籍等。
(4)①坚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②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③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能力。④社会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