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实验中:先取两张等大的圆形纸,分别裁去两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所示,再将它们做成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可将纸锥按如图乙中 AA(选填“A”或“B”)所示的位置释放。
(2)若将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可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 时间时间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
(3)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过程中,发现纸锥下落的时间较难测准,我们可采用增加 下落高度下落高度或换用锥角较 大大(选填:大、小)的纸锥进行实验。
(4)为了进一步探究纸锥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频闪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纸锥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丙所示。可以看出纸锥在做 变速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5)另一小组利用斜面来测小球的平均速度,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片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丁所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1.81.8m/s,CD段的路程为 1.51.5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vBC(选填“>”“<”或“=”)。
路程(m) | 运动时间(s) | 平均速度(m/s) |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
sAB=0.3 | tAB=0.5 | vAB=0.6 | vB=1.2 |
sBC=0.9 | tBC=0.5 | vBC= | vC=2.4 |
sCD= | tCD=0.5 | vCD=3 | vD=3.6 |
>
>
v2(选填“>”、“<”或“=”)。(7)对于做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用v=
v
1
+
v
2
2
该物体0-t1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该物体0-t1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考点】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分段平均速度;实验 测量平均速度.
【答案】A;时间;下落高度;大;变速;1.8;1.5;<;>;该物体0-t1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 (选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 ;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4)小车通过AB段时,测得时间tAB=1.6s,小车通过AC段的时间为tAC=2.6s,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图1小车运动情况用图像来表示,可能正确的是图中的 (选填“①”“②”“③”“④”)。发布:2024/10/18 17:0:4组卷:29引用:1难度:0.6 -
2.小明喜欢滑板,当他在斜坡上玩滑板时发现:滑板在同一坡度由静止开始下滑的距离越大,它的平均速度就越大。他很好奇,若是滑板在斜坡上相同高度的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到底部,斜坡坡度越大,滑板的平均速度究竟是变大还是变小?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找来了一块长木板、一块金属片、一把刻度尺、一个秒表、一个木块和一辆小车,组装器材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请简要补充实验步骤(可用文字或画图来描述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所测量的相关物理量,并根据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分析所探究的问题。发布:2024/10/25 8:0:2组卷:30引用:1难度:0.7 -
3.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达到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如果测得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2)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发布:2024/10/18 18:0:2组卷:1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