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制作泡菜过程中,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1)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样品管样品管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一致一致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2)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温度温度、食盐用量食盐用量和腌制时间腌制时间等。
(3)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原因是: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考点】制作泡菜.
【答案】不同浓度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样品管;一致;温度;食盐用量;腌制时间;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1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泡菜,是源自中国本土的传统发酵食品,古称菹(zu),这是一个会意字,“且”为象形的泡菜坛,在泡菜坛里盛上盐水,放入草本植物,这就是泡菜。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0 22:30:1组卷:7引用:3难度:0.7 -
2.四川泡菜又叫泡酸菜,味道咸酸,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请回答问题:
(1)泡菜坛密封的原因是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
(2)泡菜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加热煮沸的目的是
(3)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形成该白膜的主要生物种类是发布:2024/12/31 2:0:1组卷:9引用:2难度:0.5 -
3.泡菜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发布:2024/12/30 22:30:1组卷:19引用:9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