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是长江最大支流。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引江济渭”等调水工程的相继建设及送水,使得汉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具有国家战略意义。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江发源于秦岭南麓,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湖北省武汉市注入长江。汉江从河源至湖北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大部分河段在峡谷中奔流;丹江口以下为中下游,流速骤减,曲流发达,多沙洲和卵石滩。

2001-2019年汉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km2)
2001年 | 2019年 | |
林地 | 80803 | 83714 |
草地 | 6296 | 4357 |
耕地 | 63545 | 60908 |
湿地 | 2150 | 2320 |
建设用地 | 597 | 2092 |
(2)描述2001-2019年汉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特征,并推测造成其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3)分别提出汉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流治理的重点工作,并说明理由。
(4)丹江口水库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可持续供水,简述保护汉江流域水质安全可采取的措施。
【考点】我国重要的跨区域调配举措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长江流域协调发展及综合治理;常见的地貌类型;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南水北调”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安全保护措施;流域的保护.
【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
(2)2001-2019年,汉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为主;林地,湿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耕地面积减小驱动因素:(上游)退耕还林; (中下游)城镇化建设。
(3)上游:水土保持,上游以山区为主,峡谷众多,地势落差大,易水土流失;中下游:防洪,中下游地势平坦,多沙洲和卵石滩,曲流发育,排水不畅(必须出现这四个字),易发生洪涝。
(4)保护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流域内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水污染;避免过度水产养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不建或少建有污染的工厂,提高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提高水质。
(2)2001-2019年,汉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为主;林地,湿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耕地面积减小驱动因素:(上游)退耕还林; (中下游)城镇化建设。
(3)上游:水土保持,上游以山区为主,峡谷众多,地势落差大,易水土流失;中下游:防洪,中下游地势平坦,多沙洲和卵石滩,曲流发育,排水不畅(必须出现这四个字),易发生洪涝。
(4)保护森林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流域内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止水污染;避免过度水产养殖,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不建或少建有污染的工厂,提高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提高水质。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8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是能源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在全国排第5位,超过南方12个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煤炭资源埋藏浅,煤质好。贵州省年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为752.4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的5%,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省充分发挥有水有煤、水火互济的能源优势,成为“西电东送”的主要省份,如图为贵州省主要自然资源、生物质能及铁路线分布图。
(1)简述贵州建设能源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贵州省“西电东送“的区位优势。
(3)贵州省形成煤一电一煤化工、煤一电一有色金属冶炼、煤一电一建材等多种一体化经营模式,评价这样做的积极意义。发布:2024/12/31 17:0:2组卷:2引用:4难度:0.5 -
2.2020年3月18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14个退水闸开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此次生态补水计划至5月底结束,补水量2.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14〜15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采用明渠输水,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发布:2024/12/31 12:0:1组卷:3引用:1难度:0.6 -
3.从四川小镇普光到国际大都市上海,遥遥2000多千米,如今被一条绿色的能源大动脉——川气东送工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如图为川气东送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4引用:1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