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公元1世纪,东汉王充《论衡•乱龙》中记录了“顿牟掇芥”。顿牟即琥珀(也有玳瑁的甲壳之说),芥指芥菜子,统喻干草、纸等的微小屑末。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经过摩擦的琥珀能吸引干草、纸等轻小的物体。下列关于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考点】电现象及其本质
【答案】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120引用:4难度:0.9
相似题
  • 1.古代琥珀价格昂贵,常有人鱼目混珠。南朝陶弘景知道“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南北朝时的雷敩(音xiào)在《炮炙论》中也有“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的说法,以此作为识别真假琥珀的标准。这些识别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

    发布:2024/9/8 0:0:9组卷:75引用:5难度:0.9
  • 2.1746年,富兰克林提出正、负电的概念,正负电荷可互相抵消.他还认为:摩擦是使电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上,电不会因摩擦而创生--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富兰克林提出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但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4引用:10难度:0.9
  • 3.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8/2 8:0:9组卷:108引用:9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