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日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道路。根据相关材料作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基础研究要勇于探索、突出原创,更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
(1)科技创新之路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二】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全球竞争不断升级,中国应积极谋求发展,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2)面对国际竞争,中国应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发展?
【材料三】2022年的政府报告中,基础研究十年规划、专精特新、5G规模化应用、种业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科技关键词备受关注。
(3)党和国家对青年寄予厚望,作为青年学子,我们应如何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好哪些准备?(至少从两个角度作答)
【答案】(1)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2)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①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②要敢于和善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学会举一反三;③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④将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培养创新意识,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2)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①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②要敢于和善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学会举一反三;③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④将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从小发明、小创造做起,培养创新意识,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利用APP自动定位,监测附近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发病点;通过小程序输入自己和家人乘坐的车次、航班等信息,即可查询是否曾与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同行……疫情发生以来,大数据、健康码、无人机、机器人、测温仪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纷纷登场,助力疫情防控,提高了抗击疫情的精准化水平。这表明( )
①我国的科技创新实力已全面领先世界
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
③创新应成为国家发展进步的中心工作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发布:2024/12/28 0:30:2组卷:130引用:2难度:0.8 -
2.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新张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人们向至高荣誉致敬,为潜心科研点赞,为累累硕果喝彩。这表明( )
发布:2024/12/29 22:30:4组卷:18引用:1难度:0.8 -
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相续突破和掌握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等载人航天领域关键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实验成功将16名、26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牢牢占据了世界载人航天的重要一席。这( )
①表明科技创新就是一种从无到有、别出心裁的发明创造
②得益于我国深入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说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强国目标已实现
④充分证明航天事业只有掌握关键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发布:2024/12/27 23:30:1组卷:22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