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
资料二:疟疾是由单细胞动物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游到按蚊的口器中,在按蚊叮人时进入人体。按蚊身体多呈灰色,刺吸式口器,雌蚊吸取人、畜的血液,会传播疟疾和丝虫病等。为了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按蚊的生长发育的问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同批按蚊卵300粒进行研究。50粒为一组盛放在水容器中,分别放在6个不同的温度下观察其孵化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其孵化个数和存活个数,结果如图所示。

资料三:2019年12月发现的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新冠病毒(SARS-CoV-2),是一种RNA病毒,只有在寄主活细胞内才有生物活性,一旦离开寄主活细胞在空气中生存时间很短,目前已知道该病毒进入人体后的潜伏期为7~10天,最短为1天,中位潜伏期为3天,最长可达24天。该病毒能致人患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预防COVID-19的疫苗正在研制中,可望18个月后投放市场。
(1)资料一中的 皮肤和黏膜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资料二中疟原虫属于 病原体病原体,蚊子属于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3)资料二中实验小组选取同批次按蚊卵的目的是控制 单一变量单一变量,以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在19℃~28℃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按蚊卵的 孵化率和存活率孵化率和存活率逐渐升高。
(4)资料三中人体接种COVID-19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 淋巴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 特异性特异性免疫。
(5)病毒进入人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体液、伤口等三种途径。在资料三中COVID-19流行期间,应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2点):勤洗手;外出配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睡眠充足、营养全面、多锻炼身体);对于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勤洗手;外出配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睡眠充足、营养全面、多锻炼身体);对于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等。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答案】皮肤和黏膜;病原体;传播途径;单一变量;孵化率和存活率;淋巴;特异性;勤洗手;外出配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睡眠充足、营养全面、多锻炼身体);对于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9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