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生活中的声学圜丘(图甲)在天坛公园的南部,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一座分成三层的圆形平台,每层周边都有汉白玉栏杆,每层平台的台面都由光滑的石板铺成。第三层台面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俗称天心石或太极石,当你站在天心石上说话或唱歌时,你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但是站在天心石以外的人听起来,却没有这种感觉,站在天心石以外说唱,也没有这种感觉。传说皇帝每年都要到这里来祈祷上天,在圜丘的天心石上祷告:“苍天保佑,五谷丰登。”当他听到远比自己平时说话大得多的声音时,认为是老天爷显灵,觉得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天。其实这不过是声音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圜丘第三层台面中心略高,四周微微向下倾斜,当有人在台中心喊叫一声船,向四周的声音有一部分会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台中心(如图乙)。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会让人觉得声音格外响亮。

(1)站在天心石上说话或唱歌时,你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声音洪亮”是指声音的 响度大响度大(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至少晚0.1s时,人耳才能够将两者区分开,由此估算圜丘第三层台面的半径不超过 1717m。
(2)圜丘栏杆和栏板多由汉白玉堆砌,每层平台的台面铺成光滑的石板。从声学角度考虑,这些材料的选取也有利于增强声波的 反射反射。当然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场合需求会有所不同,你认为图丙中材料适合用于大型会场、影院等内墙装饰的是有 BCBC(多选)。
(3)如图丁所示泡沫铝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铝材料,广泛运用于航天、建筑工业等,按其孔洞结构分为闭孔和通孔。闭孔泡沫铝表面多孔且孔洞封闭,通过其表面对声波进行漫反射消耗声波能量,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孔隙度是指泡沫铝中气孔的总体积与泡沫铝总体积之比,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一块孔隙度为80%、体积为1m3的泡沫铝,质量是 540540kg。
【答案】响度大;17;反射;BC;540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51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甲、乙两立方体的体积相等,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发布:2024/12/24 4:30:1组卷:132引用:3难度:0.8 -
2.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空烧杯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
发布:2024/12/24 7:30:2组卷:2453引用:23难度:0.5 -
3.汉代一些墓室、祠堂里有雕刻着画像的石头。现有一块汉画像石,质量为500kg,体积为0.2m3,g取10N/kg.求:
(1)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2)汉画像石的密度。发布:2024/12/24 5:30:3组卷:295引用:7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