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1世纪的我们,究竟为什么读古诗?如今,各种短视频作品给人们呈现了          的世相百态,它们凭借一时的耳目刺激,固然能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但同那些积淀了千年的古典诗歌相比,似乎少了些更有价值的审美层次。当我们了解到中国古诗中的博大胸襟,读到千余年中围绕着以中华文化为中心所形成的“东亚文化圈”,我们便不会          ,丢掉中华民族的自信之魂。
      陶渊明在田园之间,虽箪瓢屡空,却诗酒作伴,怡然自乐;七百年后的苏东坡,在被贬的逆境之中,翻阅着陶渊明的诗集,留下了一百四十多首与“偶像”对话的《和陶诗》,从中汲取着          、悦纳生活的能量;陆游在南宋偏安一隅的屈辱中锐意进取,在狂风骤雨中僵卧孤村,却仍渴望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斗。抗战时期的西南后方,无论文人政客或是贩夫走卒,无不吟诵着岳飞、辛弃疾、陆游的豪迈诗篇,中国人民因而在艰难时世中维持着         的抗争意志,泛黄的诗篇铸就了现代的民族精神……在这些古典诗歌的韵律中,我们能找到情感与理性、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C
C

A.光怪陆离 自暴自弃 安分守己 不卑不亢
B.五光十色 自暴自弃 安贫乐道 不卑不亢
C.光怪陆离 妄自菲薄 安贫乐道 不屈不挠
D.五光十色 妄自菲薄 安分守己 不屈不挠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D

A.当我们读到中国古诗中的胸襟博大,了解到千余年中围绕着以中华文化为中心所形成的“东亚文化圈”
B.当我们读到千余年中围绕着中华文化所形成的“东亚文化圈”,了解到中国古诗中的博大胸襟
C.当我们读到中华文化的博大胸襟,了解到千余年中围绕着中国古诗这一中心所形成的“东亚文化圈”
D.当我们读到中国古诗中的博大胸襟,了解到千余年中围绕着中华文化所形成的“东亚文化圈”
(3)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案】C;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 2:0:1组卷:15引用:3难度:0.5
相似题
  • 1.在下面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推崇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共识。“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专一行”的       ,“偏毫厘不敢安”的____,“千万锤成一器”的单越追求……全国劳动模范当中,许多人就是践行工匠精神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一流的技艺,做出一流的产品,托起一流的产业。如此一流的技艺,源自从99%到99.99%的极致追求,源自从一天到一生的心无旁骜,___着沉潜专注背后的钻劲和匠心。
          鲜花因汗水而绽放,事业因实干而兴旺。高超娴熟的技能,精雕细刻的理念,终要落实于奋发进取的干劲。“十三五”时期,从“嫦娥”奔月到“奋斗者号”潜海,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京张高铁风驰电掣 ……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的______,离不开工匠们接续奋斗的实干,刻印着劳动者远望苍穹、探索深海、焊花闪烁、刀锋起舞的身影。

    发布:2025/1/1 3:30:1组卷:24引用:4难度:0.7
  • 2.依次填入画横线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          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作品。
    (2)清晨,散步在桃花湖畔,阵阵          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发布:2025/1/3 1:0:5组卷:3引用:0难度:0.8
  • 3.依次填入画横线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          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作品。
    (2)清晨,散步在桃花湖畔,阵阵          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发布:2025/1/3 1:0:5组卷:4引用:2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