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A
A.沿溯阻绝 | 溯:顺流而下 |
B.属引凄异 | 属:连接 |
C.晓雾将歇 | 歇:消散 |
D.夕日欲颓 | 颓:坠落 |
C
C
A.至于夏水襄陵 | 相与步于中庭 |
B.其间千二百里 | 其如土石何 |
C.实是欲界之仙都 | 居天下之广居 |
D.自康乐以来 | 以顺为正者 |
D
D
A.【甲】【乙】两文在绘景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从仰视角度到俯视角度去勾勒美景的。
B.【甲】【乙】两文都用了“猿鸣”来渲染萧瑟凄凉的气氛,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C.【甲】文作者写山之高、陡,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寥寥数笔就形象地勾勒出三峡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
D.【乙】文用骈文写成,一个“美”字统领全篇,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读起来韵味十足。
【答案】A;C;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