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1)“那边”指哪里?“血和灰”“阴暗”是什么意思?
(2)“辽远的一角”指哪里?
(3)该段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沦陷区 写出了沦陷区的沦亡景象
(2)解放区
(3)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及对解放区的向往
(2)解放区
(3)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及对解放区的向往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0引用:1难度:0.9
相似题
-
1.下列对《青山不老》中“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2 9:30:2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2.下列语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5/3/12 9:30:2组卷:34引用:2难度:0.7 -
3.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
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1)诗歌中的“而你们,站在那儿”一句中“你们”所指的是
(2)诗歌中,诗人由金黄的稻束想到了
(3)简要评析诗句“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中“皱”与“美丽”的含义。
(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来写收获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发布:2024/12/26 23:30:2组卷:5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