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中华鲟是一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重点保护鱼类,而在黑龙江流域还生活着另一种鲟鱼——史氏鲟。请回答下列有关进化的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可遗传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隔离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体的性状,原因是 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中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或密码子的简并性)、发生了隐性突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中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或密码子的简并性)、发生了隐性突变(答出两点)。
(2)对中华鲟和史氏鲟的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序列中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多样性层次,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 协同进化协同进化的结果。
(3)在对某史氏鲟种群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比例分别为25%和5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一年后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5%和45%。在这一年中该种群 未发生未发生(填“发生”或“未发生”)进化,原因是 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其发展.
【答案】自然选择;隔离;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mRNA中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或密码子的简并性)、发生了隐性突变;遗传(基因);协同进化;未发生;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4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野鸡体型较小、细长,能短距离飞行。人们对野鸡进行长期的人工选择后,逐渐得到了体型更大、更臃肿的家鸡,但家鸡只能扑腾几下而不能飞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4:0:1组卷:12引用:3难度:0.7 -
2.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20引用:10难度:0.9 -
3.源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如果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彼此就会变得很不相同,从而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称为趋异进化;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于相似的生活方式,整体或者部分形态构造向着同一方向改变,这就属于趋同进化。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21 8:0:1组卷:15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