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材料一: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锢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二: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入如图所示的曲颈瓶中,连续加热12天后,发现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容器中空气的体积大约减少了
1
5
。随后他又将产生的红色粉末收集于另一容器中并加强热,发现又生成了汞和另一种气体。这种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之前曲颈瓶中空气减小的体积。1777年,他将这种气体正式命名为“氧气”,已知红色粉末是HgO。
(1)请写出曲颈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g+O2
2HgO
2Hg+O2
2HgO

(2)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了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火焰中的燃素在加热过程能透过容器与汞结合形成红色物质,导致质量增加了
火焰中的燃素在加热过程能透过容器与汞结合形成红色物质,导致质量增加了

(3)拉瓦锡的实验能够粗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得益于以下哪些原因
ABCE
ABCE
(可多选)。
A.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
B.生成的氧化汞常温下呈固态
C.氧化汞分解的温度高于汞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温度
D.汞受热后易挥发,变成汞蒸气
E.汞与氧化汞的颜色、状态有差别,易于判断反应物是否过量

【答案】2Hg+O2
2HgO;火焰中的燃素在加热过程能透过容器与汞结合形成红色物质,导致质量增加了;ABCE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6 8:0:9组卷:1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追寻科学家的足迹,一起了解氧气的发现史。(汞蒸气和汞的化合物均有毒性)
    (1)1773年,舍勒用加热分解硝酸钾、氧化汞、碳酸银等物质都能制得氧气。从物质组成角度分析:加热上述物质均可制得氧气的原因是
     

    (2)1777年拉瓦锡用如图装置,定量研究方法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该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可多选)

    A.实验过程中没有污染
    B.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
    C.生成的化合物加热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
    D.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发布:2024/12/15 21:0:1组卷:102引用:2难度:0.5
  • 2.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原因是 
     

    (2)该实验能得到氮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3)图2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2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2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
    ①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若实验非常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
    ②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20mL水,在实验过程中的作用有
     
    。(填写序号)
    a.加快集气瓶冷却
    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
    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避免胶塞被冲出

    发布:2024/12/28 11:30:1组卷:30引用:2难度:0.5
  • 3.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8 2:30:2组卷:105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