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雌性动物繁殖率下降与减数分裂异常密切相关。为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展开了系列实验。

(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可分为如图1所示5个亚时期,其中偶线期和粗线期可见同源染色体发生 涟水涟水并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及 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会导致配子基因组合的多样性。
(2)小鼠卵原细胞在胚胎期就开始了减数第一次分裂,但在出生前后被阻滞在双线期之后、浓缩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静止阶段(称为核网期)。研究发现,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环腺苷酸(简称cAMP)含量逐渐上升,达到峰值后维持在较高水平。在雌性小鼠性成熟后,卵母细胞才少量分批继续减数分裂过。
①cAMP被称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如图2所示,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后,通过G蛋白激活酶A,在其催
化下由 ATPATP生成cAMP,作用于靶蛋白,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
②实验一:不同条件下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cAMP调控了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判断依据是 2组处于核网期的细胞比例低于1组和3组2组处于核网期的细胞比例低于1组和3组。
③已知卵原细胞进入粗线期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联会复合体蛋白(简称S蛋白)沿染色体轴分布,进入
核网期时,S蛋白则已完全从染色体上解离下来。研究人员猜测cAMP调控减数分裂进程的靶蛋白可能是S蛋白,并对此展开进一步实验。
实验二:选取特定时期的胚胎卵巢,实验组注射混有台盼蓝的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台盼蓝用于指示注射成功与否),则对照组应注射 等量混有台盼蓝的不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等量混有台盼蓝的不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经处理后分别进行细胞培养,3天后,实验组有67.0%的卵母细胞进入了核网期,对照期只有31.7%的卵母细胞进入核网期,证明干扰S基因的表达会 促进促进小鼠卵母细胞提前进入核网期。
实验三:体外培养特定时期的卵母细胞,实验组中添加酶A抑制剂,一段时间后,实验组中可观察到S蛋白沿染色体轴分布的卵母细胞为68.7%,对照组的相应数据为39.0%,表明cAMP会 促进促进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
④结合图2及上述一系列实验结果推测,cAMP调控减数分裂进程的机制为 cAMP促进了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从而促进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核网期cAMP促进了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从而促进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核网期。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答案】涟水;非姐妹染色单体;ATP;2组处于核网期的细胞比例低于1组和3组;等量混有台盼蓝的不干扰S基因表达的RNA;促进;促进;cAMP促进了S蛋白与染色体的解离,从而促进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进入核网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6 9:0:6组卷:27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一个基因型为EeFf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F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是( )
发布:2025/1/3 18:0:4组卷:13引用:7难度:0.9 -
2.如图所示,甲~丁是某动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3:30:3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3.某人体检时被发现同时具备男性组织和女性组织,进一步研究发现此人部分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部分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YY型,所有细胞的常染色体都相同。推测此人出现这种性状的原因是( )
发布:2025/1/6 8:30:6组卷:26引用:5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