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任务导引
《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学习时要注意赏析戏剧冲突的特点。
任务设计
(1)《茶馆(节选)》第一幕向我们揭开了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末社会生活的一角。人物众多,事件繁杂。请根据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理出该幕的戏剧冲突。
(2)《茶馆(节选)》第一幕以王利发的茶馆为背景,试概括第一幕展现的主要事件,并简要分析这些事件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3)《茶馆(节选)》的结构有何特点?
(4)请品读《茶馆》第三幕中三个没有了活路的老头聚在一起为自己祭奠时的三句台词,请分析其对于戏剧冲突的作用。
【秦仲义】……别人不知道,王掌柜你知道:我从二十多岁起,就主张实业救国。到而今……机器都当碎铜烂铁卖了!全世界,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我问你!
【王利发】……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常四爷】……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考点】课文内容分析
【答案】1.①常四爷先与流氓打手二德子因敢不敢“打洋人”发生冲 突,进而“得罪”了马五爷,表示自己“就不佩服吃洋饭的”;之后就刘麻子送英国鼻烟,发出洋货充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的感慨;对太监娶妻表示不满,给卖女儿的乡妇买两碗烂肉面,忧心忡忡地说:“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并 因此被宋恩子、吴祥子逮捕。
②秦仲义来茶馆看王利发“会做生意不会”,提涨房租的事;嘲笑常四爷给穷人买面吃的行动后得意扬扬地宣讲自己实业救国的主张;之后是与庞太监之间的彼此表面笑语奉承,实则剑拔弩张的激烈交锋。
③庞太监娶妻涉及“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忍痛 卖女儿的康六和康顺子的悲剧命运和人贩子刘麻子倒卖人口牟取暴利的罪恶行径。
2.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
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彼此间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恶人猖獗,特务横行;洋货充斥,洋教势力抬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抬头、爱国正直的人受迫害的现实。
在众茶客的谈话与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些有闲的市民阶级对时事漠不关心,对穷人的苦难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玩物丧志的无聊与麻木——大清国确是气数已尽、日薄西山,走到了它“要完”的时候了。
3.①独特的“卷轴式”平面结构。
《茶馆(节选)》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 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整个一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②用巧妙的衔接与穿插安排分散的人物。
衔接:这一幕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一个情节相衔接,如开局康六卖女的价格问题,引出刘麻子谈到自己的表,然后引出常四爷骂洋货。这样环环相扣,使每一个情节相互连贯。
穿插:作者还善于利用人物的特定身份和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的效果。如秦仲义和庞太监的语言交锋后,穿插了茶客们对时事的讨论。这样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地终止,又使剧情处于不断发展中。
4.三个老头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但他们的相聚却构成了全剧的戏剧冲突的高潮点。三个老头的结局,显示了一个道 理:三个老头个一心想“实业救国”的实业家,一个曾经一心想当良民的茶馆掌柜,一个一心想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都没有了活路,都有理由诅咒这个黑暗社会(而不是 某个个人)了。于是,戏剧冲突的性质变成了三个老头与整个旧社会的冲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9 8:0:9组卷:2引用:0难度:0.9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
    请引用《伶官传序》中的某个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简要回答唐太宗的这个问题。

    发布:2024/12/19 0:30:2组卷:11引用:3难度:0.6
  • 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31 23:30:1组卷:15引用:5难度:0.8
  • 3.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发布:2024/12/19 17:30:2组卷:13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