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沃泰默、斯塔林和贝里斯等对促胰液素的发现有突出的贡献,后来科学家又发现哺乳动物体内的胰腺中有腺泡组织(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和胰岛组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 |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胰液的分泌只由神经调节引起 | A.电刺激支配胰腺的神经 | 少量胰液分泌 |
B.把适量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 大量分泌胰液 | |
C.直接将稀盐酸注入小鼠的胰腺静脉血液中 | 不会分泌胰液 | |
D.切断所有支配胰腺的神经,把与B组等量的稀盐酸从小鼠小肠的上端注入其小肠腔内 | 大量分泌胰液 |
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还可能与盐酸刺激后小肠产生的分泌物有关
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还可能与盐酸刺激后小肠产生的分泌物有关
。(2)当人们知道胰腺内的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后,试图从磨碎的小鼠胰腺组织中直接提取胰岛素,但均未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磨碎的胰腺组织中,有胰泡组织细胞释放出的蛋白酶,会水解胰岛素)
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磨碎的胰腺组织中,有胰泡组织细胞释放出的蛋白酶,会水解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实验组小鼠先注射 ①
①
(填序号),后注射 ③
③
(填序号)。①胰岛素溶液
②胰高血糖素
③葡萄糖溶液
④生理盐水
(4)研究发现,胰岛素可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验证该现象的实验思路是:将小鼠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在其下丘脑神经元周围施加适量的胰岛素溶液,另一组施加
等量生理盐水
等量生理盐水
,测定并比较施加试剂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为使实验结果更明显,实验过程中应将血糖维持在比正常浓度 稍低
稍低
(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5)当机体处于不同的功能状态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I/G)不同,剧烈运动后,I/G将变小,其原因是
当剧烈运动后,血糖浓度下降,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
当剧烈运动后,血糖浓度下降,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
。【考点】血糖平衡调节.
【答案】不只是由神经调节引起,还可能与盐酸刺激后小肠产生的分泌物有关;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可将胰岛素分解(磨碎的胰腺组织中,有胰泡组织细胞释放出的蛋白酶,会水解胰岛素);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①;③;等量生理盐水;稍低;当剧烈运动后,血糖浓度下降,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模式,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
(1)若甲模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分泌某激素,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属于图中
(3)血糖浓度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4)在寒冷环境中,能通过丙模式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其反射弧的感受器是发布:2024/12/31 5:0:5组卷:4引用:3难度:0.5 -
2.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3难度:0.7 -
3.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箭头表示进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5:0:5组卷:5引用:4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