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而对不同的抗原仍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数量更多,速度更快,抗体量维持时间也更长。为验证上述结论,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若干,适宜浓度的抗原甲溶液、适宜浓度的抗原乙溶液,无菌生理盐水,无菌采血器,血液抗凝剂、试管、橡胶手套等。
(要求与说明:通过分离血清,加入抗原鉴定相应抗体的量。分离血清的具体操作不做具体要求;鉴定抗体量的具体操作不做具体要求。两种抗原初次注射10天后均能在血液中检测到抗体,15天后抗体量达到峰值,25天后抗体下降到稳定值。两种抗原注射后血浆中抗体浓度峰值可能不同)
(1)实验思路: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同一品系正常小鼠若干,用无菌采血器采集各组血样后加入适量的血液抗凝剂,分离血清后分别加入抗原甲和抗原乙。选取均无凝集反应发生的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②第0天,A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B、C组注射等量适量的抗原甲。
③每隔一定时间用采血器采集各组血样后加入适量的血液抗凝剂,分离血清后测定各组甲抗体的量,记录并统计数据记录并统计数据。
④第25天后,A组注射等量且适量的乙抗原第25天后,A组注射等量且适量的乙抗原;B组注射等量的甲抗原;C组注射等量的乙抗原。
⑤每隔一定时间采血器采集各组血样后加入适量的血液抗凝剂,分离血清后A、C组乙抗体的量,测定B组甲抗体的量,记录数据(并求平均值)每隔一定时间采血器采集各组血样后加入适量的血液抗凝剂,分离血清后A、C组乙抗体的量,测定B组甲抗体的量,记录数据(并求平均值)。
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曲线图表示各组相应的抗体产生量,并标注两次注射时间)

(3)分析与讨论:
①在接触抗原前,体内无无(填“有”、“无”)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分子。
②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更迅速、更多的主要原因是:初次免疫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初次免疫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③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原因。在实验思路的分组与处理中,可增设组D(实验材料可以从上述实验材料中选取或实验对象中获得),其处理是注射从A组或B组提取的记忆B淋巴细胞,适宜时间后注射抗原甲,每隔一定时间后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量注射从A组或B组提取的记忆B淋巴细胞,适宜时间后注射抗原甲,每隔一定时间后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量。
【考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答案】记录并统计数据;第25天后,A组注射等量且适量的乙抗原;每隔一定时间采血器采集各组血样后加入适量的血液抗凝剂,分离血清后A、C组乙抗体的量,测定B组甲抗体的量,记录数据(并求平均值);无;初次免疫后体内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注射从A组或B组提取的记忆B淋巴细胞,适宜时间后注射抗原甲,每隔一定时间后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的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0引用:2难度:0.6
相似题
-
1.“退伍军人杆菌”是一类在侵入人体后大部分时间停留在人体细胞内(特别是吞噬细胞),并繁殖的病原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3 8: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命名为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型冠状病毒曾被称为“类SARS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
(3)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
(4)人感染新型肺炎冠状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5)感冒发热饮水较多后血浆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中的发布:2025/1/10 8:0:1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新型冠状病毒曾被称为“类SARS病毒”。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出现的症状类似非典,感染者会出现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伴有发热、咳嗽、气短及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首先要突破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这两道防线人人都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因此叫做
(2)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内寄生在宿主细胞中,此时就需要人体的第三道防线起作用,该道防线的特点是
(3)人体呼吸中枢位于发布:2025/1/10 8:0:1组卷:4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