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搬家”,更换牧场:从山前平原的春 秋牧场,搬至深山里的夏牧场;等到气温下降,再从高山带逐级往下迁,以便赶在冬天来临前,回到河谷低地或 沙地周围温暖的冬牧场。生活在新疆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 游牧方式。如图为新疆某山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1)简析图示地区草原牧场分布在林带以上和以下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的自然原因。
(3)阐释新疆牧民的迁徙游牧方式带来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4)说明新疆牧民在转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1)含有水汽的气流遇山脉阻挡被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先是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后是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降水最多,形成森林带;1000米以下因降水较少形成草原牧场;2000米以上因降水减少,气温较低,又形成了草原牧场。
(2)水草丰美和气候适宜是满足牧民放牧的两个基本条件。夏季林带以上降水较多,水草丰美,气候凉爽,是牲畜抓膘增壮的良好场地;冬季山下的河谷低地和盆地,没有厚雪覆盖,便于牲畜觅食牧草,且气候不太寒冷,牲畜可安全过冬。因而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3)不同季节在不同海拔的草场放牧,既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获得丰美水草,促进牲畜增长增壮增肥;也利于不同海拔的草场休生养息和自然恢复,保护草场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
(4)牧道漫长崎岖,转场速度较慢;途中易受山地暴风雪、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和野兽侵袭;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
(2)水草丰美和气候适宜是满足牧民放牧的两个基本条件。夏季林带以上降水较多,水草丰美,气候凉爽,是牲畜抓膘增壮的良好场地;冬季山下的河谷低地和盆地,没有厚雪覆盖,便于牲畜觅食牧草,且气候不太寒冷,牲畜可安全过冬。因而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3)不同季节在不同海拔的草场放牧,既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获得丰美水草,促进牲畜增长增壮增肥;也利于不同海拔的草场休生养息和自然恢复,保护草场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
(4)牧道漫长崎岖,转场速度较慢;途中易受山地暴风雪、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和野兽侵袭;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3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