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亚马孙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植被茂盛但土壤贫瘠,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荒漠”。为深入研究土壤的形成因素,某校地理社团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土壤状况进行问题研究,他们设计以下研究步骤,请根据该步骤进行问题研究。

资料1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位置与气候

(1)从气候角度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被称为“长着森林的绿色荒漠”的原因。
资料2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是当地居民的传统耕作方式。人类通过焚烧和砍伐活动可将大片的原始雨林顷刻化为乌有。雨林植被一旦破坏,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图1为热带雨林的迁移农业示意图,图2为迁移农业造成的土壤肥力变化示意图。

(2)描述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
(3)从气候和农业生产的角度分析亚马孙雨林一年中6~8月火灾最严重的原因。
【答案】(1)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淋洗强烈,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快,生物循环旺盛,有机质被植物吸收,土壤很少积累补充养分,土壤贫瘠。
(2)焚烧开荒,大量焚烧残体进入土壤,使土壤肥力快速增加;湿热气候淋洗强烈,作物保土作用弱,连续耕作1-3年土地肥力降低;弃耕后低等生物的恢复使土地肥力缓慢恢复。
(3)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均可进行农业生产;当地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发展农业,为森林火灾带来火源;6-8月为1年中降水最少的季节,有利于火势的蔓延。
(2)焚烧开荒,大量焚烧残体进入土壤,使土壤肥力快速增加;湿热气候淋洗强烈,作物保土作用弱,连续耕作1-3年土地肥力降低;弃耕后低等生物的恢复使土地肥力缓慢恢复。
(3)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均可进行农业生产;当地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发展农业,为森林火灾带来火源;6-8月为1年中降水最少的季节,有利于火势的蔓延。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6引用:1难度:0.3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干河是永定河的上游,其上游流经黄土高原。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500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2~4倍,多暴雨,土壤侵蚀较严重、土壤贫、植被覆盖较差,为我国生态脆弱带。一直以来,山西,河北等地多在桑干河流域种植沙棘以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沙棘是多年生落叶灌木,耐盐碱、干旱,根系发达,具有很强的萌菜(即萌发的新芽)能力。如图是桑干河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降水特征的角度分析桑干河流域成为生态脆弱区的原因。
(2)说明沙棘在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中是如何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作用的。发布:2024/6/13 8:0:9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2.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冻土、植被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或减弱。如图示意北冰洋永久性海冰分布情况。据此完成4~6题。
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的主要原因是( )发布:2024/5/27 14:0:0组卷:31引用:0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