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嘉绒藏人生活在横断山区的高山峡谷中,为适应当地特殊的自然条件,在河谷、半山、高山地带发展立体布局的农牧业生产,至今仍保持着半农半牧的农业生产模式。早期果蔬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以自给自足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在半山台地上种植果蔬,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成都等地。图1示意嘉绒藏人分布,图2示意高山峡谷地带农牧业立体布局。

(1)从地形角度说明半山台地有利于果蔬种植的条件。
(2)简述该地区果蔬种植范围扩大到半山台地的原因。
(3)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仍保持半农半牧的原因。
【答案】故答案为:
(1)台地地形:①地势平坦,利于耕作②土壤不易被侵蚀,土壤肥力较高③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温度低,病虫害较少。生长期长,品质较好④受洪水威胁小。
(2)自然条件:适宜(有利)果蔬种植,(品质好)。
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销售市场的扩大果蔬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3)自然条件: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适宜半农半牧。
社会条件:受传统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保持半农半牧。半农半牧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安排农牧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合理安排农事,提高时间利用率生态条件。半农半牧方式因地制宜,对山地生态环境破坏小。
(1)台地地形:①地势平坦,利于耕作②土壤不易被侵蚀,土壤肥力较高③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温度低,病虫害较少。生长期长,品质较好④受洪水威胁小。
(2)自然条件:适宜(有利)果蔬种植,(品质好)。
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销售市场的扩大果蔬种植经济效益较高。
(3)自然条件: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适宜半农半牧。
社会条件:受传统的生产经验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保持半农半牧。半农半牧可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安排农牧业生产,市场适应性强。合理安排农事,提高时间利用率生态条件。半农半牧方式因地制宜,对山地生态环境破坏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11/1 18:30:6组卷:21引用:5难度:0.5
相似题
-
1.防治荒漠化土地的措施主要有( )
①大量的人口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解决农村用能问题
④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护田林网
⑥合理分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发布:2024/12/31 12:0:1组卷:1引用:2难度:0.7 -
2.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这一带发育的峰林地貌做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他还指出这“磅礴数千里”的喀斯特地貌,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各省有各省的特点,广西之山的特点是“有纯石者,有间石者,各自分行独挺,不相混杂”。如图为桂林山水令人神往的风光景观图。
(1)请为四幅图所属的喀斯特地貌进行分类,并指出④图被称为地下“神宫”的原因是什么?
(2)分析“中国南方喀斯特形成的气候条件。
(3)除了开发旅游外,人类还可以如何开发利用喀斯特地貌?发布:2024/12/31 11:0:1组卷:2引用:2难度:0.5 -
3.自然保护区指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分区(如图)。据此回答11~13题。
在缓冲区( )发布:2024/12/31 15:30:1组卷:3引用:1难度:0.9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