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
碳源 | 细胞干重(g/L) | S产量(g/L) |
葡萄糖 | 3.12 | 0.15 |
淀粉 | 0.01 | 0.00 |
制糖废液 | 2.30 | 0.18 |
(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所用的玻璃器皿进行灭菌,灭菌的方法有
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
(答出2点即可)。(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
葡萄糖
葡萄糖
;用菌株C生产S的最适碳源是 制糖废液
制糖废液
。菌株C的生长除需要碳源外,还需要 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答出2点即可)等营养物质。(3)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是
缺少淀粉酶
缺少淀粉酶
。(4)若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为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制糖废液分别培养菌株C,测定不同浓度制糖废液中S产量,寻找S产量最大的碳源浓度,确定最适碳源浓度
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制糖废液分别培养菌株C,测定不同浓度制糖废液中S产量,寻找S产量最大的碳源浓度,确定最适碳源浓度
。(5)利用制糖废液生产S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其意义是
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答出1点即可)。【考点】无菌技术 常用的消毒和灭菌方法;培养基的配制.
【答案】干热灭菌、湿热灭菌(或高压蒸汽灭菌);葡萄糖;制糖废液;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缺少淀粉酶;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制糖废液分别培养菌株C,测定不同浓度制糖废液中S产量,寻找S产量最大的碳源浓度,确定最适碳源浓度;减少污染、节省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412引用:5难度:0.7
相似题
-
1.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操作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9 7:30:2组卷:32引用:3难度:0.7 -
2.无菌技术应围绕着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主要包括消毒和灭菌。下列关于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13 22:30:1组卷:36引用:5难度:0.6 -
3.化合物S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用菌株C可生产S,S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S产量的影响,结果见表,回答下列问题:
碳源 细胞干重(g/L) S产量(g/L) 葡萄糖 3.12 0.15 淀粉 0.01 0.00 制糖废液 2.30 0.18
(2)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
(3)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是
(4)若以制糖废液作为碳源,为进一步确定生产S的最适碳源浓度,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发布:2024/12/14 23:0:1组卷:10引用:1难度:0.6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