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全书,共有诗词歌赋180余首,属于曹雪芹创作的有140余首(《红楼梦》前80回)。这些诗词决非可有可无,而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如果从《红楼梦》中抽掉这些诗歌词赋,作品还能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文备众体,引诗词歌赋等各种艺术形式入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上的一大特点。从唐传奇开始,经宋元话本,明清的长篇、短篇小说,最后到晚清的才子佳人小说等等,可以说这种形式一直在沿用。但这种形式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在作品中起多大作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唐传奇中的《游仙窟》,人物对话全是诗句,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长恨歌传》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抄录,又有什么必要呢?至于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的文前诗、文后诗、有诗为证、有诗叹曰之类,很多是可有可无的赘笔。
      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就不同了。他一方面吸收了这些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又对它们进行了改造、丰富和发展,使之能够为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服务,为作者总体的艺术构思服务。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是《红楼梦》中出现诗词最多的一回,这些诗词绝对不是什么“赘赋闲文”。《红楼梦》前五回是整个故事的开端,尤其在前四回中,通过“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将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主人公一前一后送入贾府。伴随着黛玉、宝钗的登场,宝玉、凤姐、贾母等重要人物也一一亮相。那么十二钗中还有其他人物怎么办?是否也需要像钗黛那样逐一介绍呢?如果这样,那才真正成了赘笔闲文,使人读来毫无情趣。所以,当介绍了宝黛钗等人后,作者就在第五回通过宝玉梦境,利用诗词歌赋的形式,对十二钗及其他重要人物进行了一一介绍,而且草蛇灰线、若隐若显,让人产生一种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可见,这些诗词歌赋,不仅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想。
      第二十二回中编了许多灯谜诗。如果把这些诗谜仅仅当作一种猜谜游戏看待,岂不辜负了作者的一番苦心?元春的“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爆竹),黛玉的“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谜底:更香)等,清晰地表明了这些灯谜暗含的丰富寓意,它们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诗词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抽掉《红楼梦》的诗词,那么作品的艺术价值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包括像林黛玉这样的人物,去掉她的诗词,她给读者的印象也仅仅就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娇小姐而已,这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林黛玉。
(摘编自刘保忠《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材料二:
      《红楼梦》中的诗词所表现出的中华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说,它吸纳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精华;从横向的文学空间维度来说,它借鉴了古典诗词曲赋的表现技巧,具有广博的文化张力。
      汉乐府民歌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红楼梦》诗词中运用得也相当精彩。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等同咏白海棠诗,却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性格:从薛诗中着出了封建淑女端庄的姿态;从林诗中看出了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品格;从宝玉诗中看出了他喜花怜女、不与臭男人为伍的情怀。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的味,在《红楼梦》诗词中亦可体现。如诗词的词藻华丽,讲究对偶,声的和谐等。谢灵运以肆意游邀、寄情山水闻名后世,《红楼梦》诗词以吟花弄月、陶醉于大观园令世人赞叹不已。
《红楼梦》诗词富有唐诗宋词的文化底蕴,如意境的隽永,诗味的绵长,词采的华丽,诗句的精炼等。李商隐诗的“红楼隔雨相望冷”,李清照词的“凄凄惨惨戚戚”,在《红楼梦》诗词中都能找到文化的对应点。单就林黛玉的诗而言,就有王维诗的自然、李白诗的飘逸和杜甫诗的沉郁。
      元代文学艺术的文化精华,《红楼梦》诗词也进行了恰切的借鉴吸纳。如《西厢记》中的曲词《正宫•端正好》与林黛玉的《唐多令•柳絮》,在情调、用词、风格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元杂剧中通过言行塑造典型人物的文化底蕴,在《红楼梦》诗词中亦有表现。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自由洒脱,风格上或朴白或典雅的品味,意境上的别有洞天,在《红楼梦》诗词中都可以找到神似之处。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其唱词和创作方法对《红楼梦》诗词影响很大。林黛玉听了《牡丹亭》的唱词后,心下思量:“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看戏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林黛玉所说的“趣味”是什么呢?我想就是中国优秀文化中歌咏自然、追求美好、表现内心情感的意趣和味道。从《红楼梦》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中国历史诗词戏曲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
      《红楼梦》诗词从清初诗文中,亦吸收了些许精华。顾炎武诗的忧国情怀,王士祯诗的流连风景、咏怀古迹,在《红楼梦》的咏物诗和怀古诗中可以找到踪影。
      《红楼梦》诗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创新,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厚度和审美蕴涵,展现了更为宏阔的文化视野,对当今诗词创作和未来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启迪借鉴作用。
(摘编自姜志军《论<红楼梦>诗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D

A.《红楼梦》强烈艺术效果的产生离不开作品中数量众多的诗词歌赋,它们是整部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
B.曹雪芹设计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情节,并通过词曲形式对十二钗等重要人物进行介绍,艺术构思独特。
C.诗词对《红楼梦》人物刻画有很大作用,它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D.引“红楼隔雨相望冷”“凄凄惨惨戚戚”等诗词入文,使得《红楼梦》诗词富有唐诗宋词的文化底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B
B

A.引诗词歌赋进入小说的这种创作形式,从唐传奇开始一真在沿用,但都为赘笔。
B.把《红楼梦》的灯谜诗当普通谜语看,就发现不了它与情节、人物的密切关系。
C.汉乐府民歌以肖行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红楼梦》诗词中运用得更加精彩。
D.曹雪芹通过写黛玉听唱词后的思量,表达了对《牡丹亭》整部作品的高度肯定。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C
C

A.清代学者王希廉在《红楼梦总评》中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对联扁额、酒令灯谜……无不精善。
B.当代学者李劼评价《红楼梦》中的诗词:“在文化气脉上直承《山海经》的浑沌苍茫,在章法上具有《易经》的无穷变幻。”
C.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D.当代红学家蔡义江认为,《红楼梦》兼收了“众体”之所长,有拟初唐之格的,有仿中晚唐之体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两种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5)在阅读《红楼梦》时,应如何对待其中的诗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考点】非连续性文本
【答案】D;B;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17 8:0:9组卷:14引用:8难度:0.1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25日澳网赛场李娜完成自1978年亚太地区夺得澳网女单冠军后再夺冠的历史性征程。站上领奖台的时候面对得之不易的奖杯她把这份荣耀与团队共同分享。
          2014年1月国家网管中心决定允许李娜与彭帅、郑洁、晏紫4人单飞只需将比赛奖金和商业收益的一部分上缴便可享受教练自由、奖金自由、参赛自由。
          这一年IMG签约副总裁同时也是莎拉波娃经纪人的埃森巴德成为了李娜的经纪人。此时李娜已26岁。在埃森巴德的经营之下李娜顺畅地将竞技成绩转化为商业价值并且实现最大化的开发大笔的比赛奖金和品牌代言费用让李娜能够维持团队的良好运转。
          李娜这一切成功更离不开一个男人那便是丈夫--收敛起昔日锋芒默默退居幕后甘做后勤的姜山。有记者曾经恭维李娜说:“幸亏中国网球有李娜。”李娜不忘补上一句:“幸亏李娜有姜山。”每当比赛结束李娜也总拿姜山开涮。在台下看来理疗师阿历克斯与李娜合作始于2010年3月是团队里除姜山外资格最老的成员。悉尼赛前李娜去玩蹦极阿历克斯亲自试跳在确认对身体无影响的情况下才允许李娜蹦极。31岁的李娜能经受住卡洛斯的魔鬼训练并且在长年的职业征战中保持旺盛的体力阿历克斯功不可没。
          曾经七届大满贯得主海宁的主教练阿根廷人卡洛斯接手教练以后身体与技术之外他带给李娜的更大帮助应该是心理上的。他要求李娜享受网球所带来的快乐。卡洛斯的出现让李娜团队关系融洽。在澳网横扫拉德万斯卡进入四强后除2014年澳网李娜一路高歌猛进向着自己的第二座大满贯发起冲击。这一次她又如愿以偿澳网夺冠让李娜排名逼近世界第二。再面对媒体的镜头没有了任何压力的李娜幽默、风趣、健谈极具个人魅力。澳大利亚某杂志评其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员之一。
    (摘编自麻晓天《李娜:中国金花怒放的背后》)材料二
          我能够在网球赛场上代表中国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誉。我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甚至全亚洲的网球运
    在澳大利亚的时光固然充满了喜悦、幸福,以及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但做出放下球拍的决定,比在澳大利亚的高温下连续赢下7场比赛要艰难许多。
          我的双膝已经经历了四次手术现在我的身体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创。最后那次手术之后我试图回到赛场。但是哪怕我用尽全部的力量我的身体却告诉我岁的我再也不能进行最高水平竞争。
          网球这项运动这些年在中国发展非常快我已经在这项运动的世界舞台上取得了成功。我所获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我的梦想为
          网球是一项个人运动,但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成为冠军。这里虽然不能对陪伴我走过职业生涯、对我的成功付出汗水的人们一一表示感谢但是我必须感谢那些无论高潮还是低谷都陪伴着我的人是你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摘编自2014.9.19《李娜退役告别信》)材料三
          回望李娜15年的职业生涯无论对她个人还是对我们都好得不能再好突破已经完成荣誉摆放在那里为什么不笑呢?
          当众人为她的离去惋惜时在9月19日的退役新闻发布会上李娜表示自己的退役没有遗憾当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也问过自己‘如果退役会不会后悔’我自己内心很坚强地告诉我‘没有’”。
          在美国《时代》周刊2013年度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名单中李娜入围“偶像人物”榜单并成为封面人物。在网球这项全球范围商业运作最成熟并且最受欢迎的运动中李娜也成为最具开放性形象的中国运动员。
          2014年李娜法网夺冠后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嗅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开始把重心向亚太转移短短四年中国专业女子网球赛事从同样无可置疑的是,成为超级体育明星的李娜也激励了更多的中国青少年。李娜曾说过:“我确实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拿起了网球拍,这对我们是好事。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认为梦想很重要。”
    (摘编自白岩松《总有一种告别让人笑容满面》)(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后,李部幽默、风趣、健谈、极具个人魅力的形象,令澳洲一些媒体折服,因此而被评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员之一”。
    B.从2009年“单飞”开始,六七年时间里,李娜取得了巨大的个人成功,获得了国际女子网球界的多项殊荣,这是李娜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时代使然。
    C.李娜在退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退役是因“身体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创”“再也不能进行最高水平竞争”,话里话外,都是心有不甘、充满遗憾之情。
    D.李娜能够夺冠,团队成员的力量功不可设,大家各同其职:姜山主要负责后勤,阿历克斯主要负责体能,主教练卡洛斯则主要负责李媼心理的调整。
    E.李娜把“在网球场上代表中国”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她怀着梦想来,带着感恩、成功离开,她的成功故事极大地激励了青少年参与网球运动。
    (2)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李娜说:“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成为冠军。”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李娜成功的外部原因。
    (4)李娜网球职业成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她的成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发布:2025/1/11 8:0:2组卷:2引用:1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20年9月,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以下简称“联大”)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既是从现实出发的行动目标,也是高瞻远瞩的长期发展战略。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碳达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碳中和”概念,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净零排放”,狭义的是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更为宽泛的则是指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中和的实现首先要求能源、工业、建筑和交通领域的最大程度的减排,比如要求极大地提高能效、高比例利用非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受资源、技术局限或安全、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少部分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这其中一方面可以通过森林、海洋等碳汇进行自然吸收,同时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额外的、一定规模的“碳移除技杺”(CDR)的应用,比如碳捕葓、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等,也就是说,到2060年前,我国并非是要实现“绝对的零排放”,而是要将人为活动排放对自然的影响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达到人为排放源和汇的新的平衡。
          我们早就有碳达峰目标,而把碳中和跟碳达峰放在一块,它的约束力就比较强,简单说就是碳中和使得碳达峰的意义更加明显。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逐渐改变现实,进行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中国“十四五”规划对碳减排有一些明确的目标和部署,提出非化石燃料使用量占比要提高到20%,还提出森林覆盖率要提高到24.1%,要在未来5年提高0.9个百分点,意味着国土上要增加约9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覆盖面积。加快绿色能源替代,这是未来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主要出路,它的重点在新能源相关材料领域的先进技术突破和广泛应用等方面,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现代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以完成结构性替代。碳循环经济更是值得关注的新领域,通过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把发电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净化之后加以综合利用,这样能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另外,减少碳排放不仅需要技术,还要改变观念、改变生活方式,如有人买很多衣服放在家里,这些都是不环保的做法,因此要建立可持续消费观念,践行节约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更艰辛:全国人均收入水平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受疫情影响,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不稳定性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板依然很多,要实现新达峰目标与碳中和目标,需要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目标。但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总体发展态势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碳中和目标同样难以动摇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
    国际方面,《巴黎协定》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缔约方,立即明确国家自主贡献减缓气候变化,碳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在21世纪下半叶实现碳中和,在21世纪末将全球地表温度相对于工业化前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以内。不仅如此,各缔约方还将为争取实现1.5℃的温控目标付出努力。
          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幅已经超过1℃,中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温水平。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率升温,全球温升幅度可能会在2030年至2052年达到1.5℃。目前的全球升温已经导致气候风险越来越高,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因此,多数发达国家在实现碳排放达峰后,明确了碳中和的时间表。例如芬兰确认在2035年,瑞典、奥地利、冰岛等国家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欧盟、英国、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将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定在2050年。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也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在“联大”的承诺不仅展示了大国的勇气与担当,对全球气候治理也起到了激励作用,日、英等国承诺要比中国早1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
    B.我国碳中和要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需要通过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人为形式,最终达到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目标。
    C.碳达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数值达到顶峰,再逐渐下降,碳中和的加入,使得碳达峰的意义比以前更加明显。
    D.《巴黎协定》为21世纪内全球平均气温的升幅设置了红线,各缔约方应该在科学和公平的基础上加快减排行动。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与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现实状况有关。
    B.如果通过额外的、一定规模的“碳移除技术”的应用,可部分消除少量不可完全避免的碳排放,有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
    C.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森林覆盖率要提高到24.1%,意味着要增加约9万平方公里的森林覆盖面积,这对碳排放问题有决定性作用。
    D.尽管受到美国贸易保护和新冠病毒等因素影响,但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并未受到影响,这也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3)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文中提出了哪些措施和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发布:2025/1/25 8:0:2组卷:3引用:1难度:0.7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4年1月25日澳网赛场,李娜完成自1978年亚太地区夺得澳网女单冠军后再夺冠的历史性征程。站上领奖台的时候,面对得之不易的奖杯,她把这份荣耀与团队共同分享。
          2009年1月,国家网管中心决定允许李娜与彭帅、郑洁、晏紫4人单飞,只需将比赛奖金和商业收益的一部分上缴便可享受教练自由、奖金自由、参赛自由。
          这一年,李娜成功与全球最大的体育经纪公司IMG签约,IMG副总裁,同时也是莎拉波娃经纪人的埃森巴德成为了李娜的经纪人。此时,李娜已26岁。在埃森巴德的经营之下,李娜顺畅地将竞技成绩转化为商业价值,并且实现最大化的开发,大笔的比赛奖金和品牌代言费用让李娜能够维持团队的良好运转。
          李娜这一切成功更离不开一个男人,那便是丈夫--收敛起昔日锋芒,默默退居幕后,甘做后勤的姜山。有记者曾经恭维李娜说:“幸亏中国网球有李娜。”李娜不忘补上一句:“幸亏李娜有姜山。”每当比赛结束,李娜也总拿姜山开涮。在台下看来,这些调侃,是李娜对姜山浓浓爱意的表现方式。
          理疗师阿历克斯与李娜合作始于2010年3月,是团队里除姜山外资格最老的成员。悉尼赛前李娜去玩蹦极,阿历克斯亲自试跳,在确认对身体无影响的情况下才允许李娜蹦极。31岁的李娜能经受住卡洛斯的魔鬼训练,并且在长年的职业征战中保持旺盛的体力,阿历克斯功不可没。
          曾经七届大满贯得主海宁的主教练阿根廷人卡洛斯接手教练以后,身体与技术之外,他带给李娜的更大帮助,应该是心理上的。他要求李娜享受网球所带来的快乐。卡洛斯的出现让李娜团队关系融洽。在澳网横扫拉德万斯卡进入四强后,除了称赞卡洛斯使她的网球生涯好转,李娜还特别感谢他“拯救”了她的婚姻。
          2014年澳网,李娜一路高歌猛进,向着自己的第二座大满贯发起冲击。这一次,她又如愿以偿,澳网夺冠让李娜排名逼近世界第二。再面对媒体的镜头,没有了任何压力的李娜幽默、风趣、健谈,极具个人魅力。澳大利亚某杂志评其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员之一。
    (摘编自麻晓天《李娜:中国金花怒放的背后》)材料二 我能够在网球赛场上代表中国,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誉。我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甚至全亚洲的网球运动,这也将会是我一生的事业。但是,即便如此,职业生涯就像是人生,它们都会有终点。
          在澳大利亚的时光固然充满了喜悦、幸福,以及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但做出放下球拍的决定,比在澳大利亚的高温下连续赢下7场比赛要艰难许多。
          我的双膝已经经历了四次手术,现在,我的身体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创。最后那次手术之后,我试图回到赛场。但是,哪怕我用尽全部的力量,我的身体却告诉我,32岁的我,再也不能进行最高水平竞争。
          网球这项运动这些年在中国发展非常快,我已经在这项运动的世界舞台上取得了成功。我所获得的成就远远超出了我的梦想,为国家获得的荣誉也是我个人的骄傲。
          网球是一项个人运动,但是,没有人比我更清楚,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成为冠军。这里虽然不能对陪伴我走过职业生涯、对我的成功付出汗水的人们一一表示感谢,但是我必须感谢那些无论高潮还是低谷都陪伴着我的人,是你们成就了今天的我。
    (摘编自2014.9.19《李娜退役告别信》)
    材料三 回望李娜15年的职业生涯,无论对她个人还是对我们,都好得不能再好,突破已经完成,荣誉摆放在那里,为什么不笑呢?
          当众人为她的离去惋惜时,在9月19日的退役新闻发布会上,李娜表示自己的退役没有遗憾,“当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也问过自己‘如果退役会不会后悔’,我自己内心很坚强地告诉我‘没有’”。
          在美国《时代》周刊2013年度全球百位影响力人物名单中,李娜入围“偶像人物”榜单,并成为封面人物。在网球这项全球范围商业运作最成熟并且最受欢迎的运动中,李娜也成为最具开放性形象的中国运动员。
          2011年李娜法网夺冠后,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嗅到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开始把重心向亚太转移,短短四年,中国专业女子网球赛事从两项跃升到十项,而这一切正源自李娜的成功。
          同样无可置疑的是,成为超级体育明星的李娜也激励了更多的中国青少年。李娜曾说过:“我确实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拿起了网球拍,这对我们是好事。要相信自己,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认为梦想很重要。”
    (摘编自白岩松《总有一种告别让人笑容满面》)(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后,李娜幽默、风趣、健谈、极具个人魅力的形象,令澳洲一些媒体折服,因此而被评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运动员之一”。
    B.从2009年“单飞”开始,六七年时间里,李娜取得了巨大的个人成功,获得了国际女子网球界的多项殊荣,这是李娜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时代使然。
    C.李娜在退役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退役是因“身体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创”“再也不能进行最高水平竞争”,话里话外,都是心有不甘、充满遗憾之情。
    D.李娜能够夺冠,团队成员的力量功不可没,大家各司其职:姜山主要负责后勤,阿历克斯主要负责体能,主教练卡洛斯则主要负责李娜心理的调整。
    E.李娜把“在网球赛场上代表中国”作为“至高无上的荣誉”,她怀着梦想来,带着感恩、成功离开,她的成功极大地激励了青少年参与网球运动。
    (2)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3)李娜说:“没有一个运动员能够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成为冠军。”请结合材料一,分析李娜成功的外部原因。
    (4)李娜的成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发布:2025/1/11 8:0:2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