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做了如图1甲实验,让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单位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单位min),绘出如图1乙所示的图像,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1212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同一高度同一高度。如果实验中固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蜡烛在焦点处蜡烛在焦点处;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上(选填“上”或“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4)如图1丙,把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ⅡⅡ(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倒立(选填“倒立”或“正立”)实像;
(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小变小(选填“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CC(选填“A”、“B”、“C”或“D”)。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答案】12;同一高度;蜡烛在焦点处;上;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Ⅱ;倒立;变小;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22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如图所示,这样调节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填字母)。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发布:2024/12/28 12:0:1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2.有一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蜡烛距它9cm时,成( )
发布:2024/12/5 12:30:1组卷:103引用:4难度:0.7 -
3.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为了 。
(2)小军和小民商议,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民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照观察到的像的大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已记不清楚。请你帮他排列出来:。
(3)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透镜(选填“凸”或“凹”)。
(4)在图甲中的光屏上已经呈清晰像的情况下,若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对光屏上的像会造成什么影响?(选填)。
A.像变成原来的一半大小,但变亮
B.像的大小、亮度均不变
C.像变成原来的一半,但变暗
D.像大小不变,但变暗发布:2024/12/28 13:0:2组卷: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