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的“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①测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水平(选填“水平”、“竖直”或“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
②为了测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小华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从图甲、乙实验所得的初步结论是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④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是否有关,如图丙所示,小华竖直向下切去半木块,测得摩擦力大小是图甲中的一半,于是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成正比,你认为此结论 错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⑤图甲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D(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⑥交流评估时,某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容易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ACAC;
A.木板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B.木板的长度太长
C.木块速度是变化的
D.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积太大
(2)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①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 相等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等”);
②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 一一次;
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力是 改变物体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创新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估测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同学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B.将蘸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
C.用弹簧测力计勾着吸盘缓慢向上,直到吸盘刚要脱离玻璃板面;
D.量出吸盘与玻璃板接触面的直径,算出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
E.计算出大气压的大小p。
①该实验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BCADEBCADE。
②实验中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
③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准备选用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cm2,老师告诉同学们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大小(当时大气压约为1.0×105Pa);为测出大气压的大小,请你给小组同学提出一条有效的实验改进措施:选用更小一些的吸盘选用更小一些的吸盘。
【答案】水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错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D;AC;相等;一;改变物体;BCADE;尽量将吸盘内的空气排干净;选用更小一些的吸盘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115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在研究“压强”的实验中:
(1)小宇利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操作过程如下。
①通过比较图1A、B、C三个图,可得出结论:;通过比较B和D两个图,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的压强随 而增大;
②小宇还想继续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通过比较图2甲、乙两个图,同时结合①中的实验结论,分析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选填“能”或“不能”)。
(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小组同学用两个塑料挂钩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方法进行实验(图3)。
①测量大气压强实验原理是 。
②实验中测量出大气压强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发布:2024/12/24 4:30:1组卷:24引用:2难度:0.6 -
2.某同学自制一只水银气压计,测得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偏低,其主要原因是( )
发布:2024/12/24 5:30:3组卷:352引用:18难度:0.9 -
3.第一次精确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是实验,如图是小梁同学用实验测量当地大气压数值的装置。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通过计算得出该地大气压的值为Pa.如果我们将此装置拿到矿井去测量,水银柱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g=10N/kgρ水银=13.6×103kg/m3)
发布:2024/12/24 6:30:1组卷:90引用:7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