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又被称为立体农业。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某农科院专家在对当地农民进行间作套种指导时,给出了如下建议:作物植株应高矮搭配,根系应深浅不一;不同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作用;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爬蔓型作物宜与直立型作物套作……请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间作是在空间上配置作物布局,套种可使主副作物成熟时间错开。间作和套种分别体现了群落的 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和 季节性季节性。
(2)建议中提及“植物应高矮搭配,根系应深浅不一”,反映出植物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垂直方向上都存在 分层分层现象;选择根系分布深浅不一的作物进行种植的目的是 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3)玉米螟等病虫害严重影响着玉米产量,在春玉米中间作套种南瓜可以有效减轻玉米螟危害,因为南瓜花蜜能引诱赤眼蜂把卵产在玉米螟的卵中。与喷洒农药相比,间作套种能从根本上降低玉米螟的 出生率(或环境容纳量)出生率(或环境容纳量),使其得到有效防治;这种方法可以使玉米螟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原因是 赤眼蜂增多,会使玉米螟减少,而玉米螟减少又会导致赤眼蜂减少,随后玉米螟增多。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是循环因果关系。(或: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二者的数量相互制约)赤眼蜂增多,会使玉米螟减少,而玉米螟减少又会导致赤眼蜂减少,随后玉米螟增多。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是循环因果关系。(或: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二者的数量相互制约)。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间作套种的生物学意义: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研究能量流动实践意义.
【答案】空间结构;季节性;分层;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出生率(或环境容纳量);赤眼蜂增多,会使玉米螟减少,而玉米螟减少又会导致赤眼蜂减少,随后玉米螟增多。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是循环因果关系。(或: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二者的数量相互制约);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6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水环境抗生素污染不仅能使耐药性致病菌数量增多,毒害水生生物,而且可通过污染饮用水、土壤和食物等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头孢拉定为广谱抗生素,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图是不同浓度的头孢拉定对尾草履虫种群数量影响的实验数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发布:2025/1/12 8:0:1组卷:19引用:1难度:0.7 -
2.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图所示曲线.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发布:2024/12/31 5:30:3组卷:1引用:3难度:0.9 -
3.据报道,中国马蜂入侵法国并在法国发展速度很快,已经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如图是一段时间内马蜂入侵法国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发布:2025/1/22 8:0:1组卷:9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