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研究团队在“碳中和”研究过程中发现,生态系统土壤碳输入与输出过程是 陆地生态系统碳分配和转化的核心,并直接影响着碳平衡。青藏高原是研究土壤碳动 态对气候变暖响应的关键地区。现就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开展了一系列模拟增温的野外控制实验,研究增温对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请分析 并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连续多年测定了通过设计多梯度模拟增温的实验,测定了土壤表层(0-10cm) 土壤碳输入(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潜在的土壤碳输出)对模拟增温的响应,数值如表:
增温量
(℃)
地上生物量
(g/m2
地下生物量
(g/m2
土壤有机碳
(mg/kg)
微生物生物量碳
(mg/g)
0 620 1958 2001 62
0.42 592 1932 1981 61
0.62 618 989 2015 67
0.76 610 2421 2181 60
1.26 601 1921 2025 70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获取碳元素的方式是
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其中,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生产者主要是
草本
草本
植物。通过实验结果可知,多梯度增温对
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
的影响改变不显著,在增温为
0.62℃和0.76℃
0.62℃和0.76℃
条件下,对地下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2)从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一定量的增温对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一定量的增温对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有影响,但影响有限
。可见,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我维持
碳平衡
碳平衡
。为了研究更加具有说服力,除了研究以上影响因素外,还应考虑更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研究
光照、水分、无机盐、气候、地形、盐碱度等
光照、水分、无机盐、气候、地形、盐碱度等
等对上述观测量的影响。
(3)有研究显示,中国大陆每年向大气层中释放的CO2占全球总释放量的6.4%,但中国人均所释放的CO2,比全球人均要
小得多
小得多
。实现“碳中和”的两个决定因素是碳减排和碳增汇,碳减排的核心是
节能、调整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发展清洁能源
节能、调整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发展清洁能源
;而在碳增汇的方面,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加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含植树造林)和生态管理
加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含植树造林)和生态管理

【答案】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草本;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0.62℃和0.76℃;一定量的增温对青藏高原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有影响,但影响有限;碳平衡;光照、水分、无机盐、气候、地形、盐碱度等;小得多;节能、调整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含植树造林)和生态管理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22引用:1难度:0.6
相似题
  • 1.下列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31 0:0:1组卷:17引用:2难度:0.7
  • 2.关于生物多样性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31 2:30:2组卷:35引用:4难度:0.7
  • 3.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发布:2024/12/31 0:30:1组卷:46引用:9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