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春天,把新鲜的色彩和强烈的情感,加到花草树木的身上和女孩子们的身上。春儿跑了一阵,看看还是追赶不上队伍,就慢慢地走起来。小道两旁,不断有水车叮当响动。有一个改畦的女孩子,比春儿稍微小一点,站在那里,扶着铁铲柄儿打盹。水漫到小道上来了,那匹狡猾的小驴儿也偷偷停下,倒着耳朵,单等小主人的吆喝。
“喂,开了口子了!”春儿站住,叫醒那女孩子。
女孩子一愣,睁开眼四下里看了看,笑着跑过来,慌忙把水堵住,一边吆喝动牲口,一边看着春儿身上的枪支手榴弹说:“检阅完了吗?哪村的第一呀?”
“我们的第一,”春儿说,“四区子午镇!”
“我们村里第儿呀,小王庄?”改畦的女孩子指一指身后的村庄。
“小王庄?”春儿仰脖儿想了一想说,“我记不清了,反正不大靠前吧!”
“丢死人了!”改畦的女孩子使劲儿挖开一个畦口,把水引进去,说,“去的时候敲锣打鼓,我看怎么回来见人吧。”
“你怎么不去?”春儿说“你不是妇女自卫队员吗?”
“为什么不是?”女孩子说,“我要是去了,就不能落个这样。是我爹不让我去,他叫我浇园,他是个出名儿的老顽固!”
“下次检阅的时候,你务必去吧!”春儿安慰她说,“可热闹哩!”
“就是吧!”女孩子笑着说,“等几天,咱姐妹两个在大会场上见面儿吧!这么热天儿,你不喝口新井水,歇息一下再走吗?”
“喝口就喝口,”春儿跑到井边上,扎下脖子喝了一阵凉水,直起身来擦擦嘴儿,在小驴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才走开了。
一路上,红皮的枣树枝上吐出嫩芽儿来,葫芦蔓儿刚刚爬到架边上,就仰起头来,开了第一朵花。一只怀孕的野兔儿,在麦垄儿里悄悄地跑过,从山地飞到平原来的蓝靛儿鸟,在一片金黄的菜籽地里一起一落。
春儿也忽然困倦起来。她靠在道边一棵大柳树坐下,眼皮打起架来了。
这地方离黄村不远,野地里有几个小孩子,追赶一只虎不拉鸟儿。他们估计虎不拉鸟儿要在这棵柳树上落脚,一个小孩子就提着拍网奔这里跑来。这孩子长得像个小墩子鼓,来到树下,呼哧呼哧的,在拍网的信子上套上一个大蝼蛄,就往地下一按,正按在春儿的怀里。
“你这是干什么呀?”春儿一惊睁开眼,紧紧抱着她的枪支。
小孩子说:“你挪挪地方睡去吧,我要在这里下网!”
“我碍着你下网了吗?”春儿揉着眼,不高兴地说,“吵了人家的觉,还叫人家给你挪地方!”
“这是我们黄村的地方,”小孩子说,“要睡觉到你家炕头儿上睡去!那里没人撵你!”
“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霸道?”春儿说。
小孩子一擦鼻子,“快点儿动动吧,鸟儿就要飞过来了!”
春儿勉强站起来,把枪使劲往肩上一抡,虎不拉鸟儿飞过来,刚要落树,吃了一惊,一展翅儿,像箭一样飞到崔家老坟那里去了,小孩子跺起脚来,那几个也围上来叹气。春儿说:“抗日时期,你们不好好上学,却满世界跑着玩儿!”
“跑着玩儿?”小墩子鼓儿说,“我们这是练习打游击战,看看就要把全部敌人,包围歼灭在这颗柳树下面,想不到完全叫你给破坏了!你是哪村的?干什么背着枪?有通行证吗?”
“没有。”春儿掏掏挂包和口袋儿,笑着说。
“那就到团部去吧!”小墩子鼓儿镇静地说。
“什么团部?”春儿忙问。
“黄村儿童团团部。”孩子们说着围了上来。
春儿有些着慌,她赶紧解释,说是参加检闻去来,小墩子鼓儿说:“那你为什么不和队伍一块行动?不是打算开小差,就是犯了自由主义。”
叫他们逼得没法儿,春儿打算到村里去,这时通城里的道上,跑来一匹马,春儿笑得张开了嘴儿,认出那马背上的人是芒种。
芒种跳下来,问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儿,说:“小同志,你们不认识她呀,今天全县妇女自卫队检闻,她考了第一名!”
“看不透。”小墩子鼓儿说,神色上已经对春儿表示着尊敬。
“我给她证明,”芒种笑着说,“把她交给我吧!”
“那没有问题,”小墩子鼓儿说,“我们认识你。不过我们要给这位女同志提个意见:你在全县的检阅上考了第一,这自然是好,可是根据刚才的事实,你还有两个缺点。”
“哪两个缺点?”春儿问。
“第一,脱离队伍,单独行动,这证明你的组织观念不强。第二,带着武器,在大道旁边睡觉,这证明你的警惕性不高。站在同志的立场上,我们提出这两点意见,不知道你虚心不虚心,接受不接受?”
“接受,我虚心。”春儿笑着和芒种走了。
走出了一截,芒种说:“你是在那里等着我吗?”
“闲话!我怎么知道你来哩?”春儿说,“是和李县长说话儿就误住了,又叫这群孩子们缠了一阵。你这是干什么去?”
“给司令部送信。你累了,骑上去吧。”芒种把马拉住。
“过了村儿吧!”春儿笑着说。
过了黄村,就着崔家老坟旁边的石头人儿,芒种把春儿扶上马去,春儿试着叫马跑了几步,震得肠子肚子生疼,赶紧停下来。
“怎么这样颠得慌呀?”春儿皱着眉说,“我在上面坐不住。”
“骑几遭就好了。”芒种说,“身子放活一点儿,不要光叫马随你,你也要随着它一点儿。”
到了子午镇村边,春儿笑着说:“站住。我下去吧,你骑上办你的公事儿去。”
她从马上跳下来,两腿酸疼,一拐一拐地走,在快进街口的时候,遇见了一个邻居家的老大娘。大娘从地里回来,提着满满的一篮野菜,里面有马勺菜、老鸹锦、乍乍菜和苣苣菜。
“大娘!”春儿说,“又到哪里弄了这么些新鲜菜来?”
“在崔家老坟那里!”大娘说,“不光菜新鲜,我还看见了桩新鲜事儿哩。”
“什么新鲜事儿呀?”春儿问,“是小孩子们到那里赶雀儿了吗?”
“啊,是一对雀儿哩!”大娘瞅着春儿的脸说,“沿着大道飞过来的!”
“我就没有看见。”春儿说。
“你哪里就看见了,”大娘笑着说“你只顾骑人家的大马了!”
“唉!”春儿红了脸说,“大娘真会逗笑儿!”
“西庄的花轿铺,把花轿全都拆了。”大娘又说,“你知道吗?”
“不知道呀,”春儿说,“那是为了什么?”
“人家说,以后娶媳妇的,没人再坐花轿了。”大娘说,“打你这兴起,都改成骑大马了!”
“她愿意坐什么就坐什么!”春儿笑着说,“我晚上还没菜吃哩,大娘给我一把苣苣菜!”
“多抓点儿,”大娘把篮子放在地上说,“咱娘儿俩这叫不说不笑,不笑就不热闹。”
春儿怀里抱着一把根儿像奶汁一样白的、叶儿上还带着露水的苣苣菜,跑回家去。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A.女孩子怪她爹是个老顽固,不让她去参加检阅,表达了她对自己父亲强烈的愤慨之情。
B.小墩子鼓儿对春儿一再追问表现了他的警惕和对春儿影响他们练习打游击战的不满。
C.春儿不仅欣然接受小墩子鼓儿提出的两个缺点,并且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有趣和欣慰。
D.大娘所说的“看见新鲜事儿”,话里有话,暗指春儿在道上骑着芒种的大马被她看到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C
A.小孩子提意见语言严肃一本正经,小孩语言大人化,生动有趣,意味深长,也写出了人们的普遍觉悟。
B.在小驴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拍”这个动作表现了春儿检阅拿到第一名的兴奋,也能看出春儿的性格。
C.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展现了春天独有的生命气息,烘托小说的人物形象,也暗示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
D.小说未聚焦抗日战争的紧张激烈、断壁残垣、尸横遍野,而以舒缓的节奏、轻松的氛围表现出乐观自信。
(3)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春儿这一人物形象。
(4)孙犁的作品富有美感,请结合本篇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A;C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9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荒凉的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 ①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流淌的河水清澈见底,河里的石头洁白光滑,活像史前巨蛋。这块天地隐没在宽广的沼泽中,许多东西都叫不出名字。
②每年三月,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于笛鼓的喧嚣声中介绍科学家的新近发明。最初他们带来的是磁铁。一个身形肥大的吉卜赛人,自称梅尔加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若鸟爪,向观众出色地表演了他所谓的马其顿炼金术士创造的世界第八奇迹。他手里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纷纷跌落,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甚至那些丢失的东西也从兀然出现,一窝蜂似地跟在梅尔加德斯的魔铁后面。“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吉卜赛人用嘶哑的嗓音宣告,“只需唤起它们的灵性。”人群中的布恩蒂亚心中嘀咕:这种暂时无用的科学发明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金子。
③梅尔加德斯是个诚实的人,他告诫说:“磁铁干这个却不行。”可是布恩蒂亚当时还不相信吉卜赛人的诚实,因此用自己的一匹骡子和两只山羊换下了两块磁铁。他的妻子乌尔苏拉本打算用这些家畜来振兴破败家业的。却没能阻止他。“很快我们的金子就会多得用来铺家里的地!”丈夫回答她。在好几个月里,布恩蒂亚都顽强地努力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带着两块磁铁,大声地不断念着梅尔加德斯教他的咒语,勘察了那片地区的每一寸土地,甚至河床。但掘出的唯一的成果,是一件15世纪锈迹斑斑的铠甲,用手一敲,铠甲里面就发出空洞的回声,仿佛一只塞满石子的大葫芦。
④三月间,吉卜赛人又来了。这次他们带来了一架望远镜和一只大小似鼓的放大镜,说是阿姆斯特丹犹太人的最新发明。在一个炎热的晌午,吉卜赛人用放大镜作了一次惊人的表演:他们在街道中间放了一堆干草,借太阳光的焦点让干草燃了起来。
⑤磁铁的试验失败之后,布恩蒂亚还不甘心,马上又产生了利用这个发明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梅尔加德斯又想劝阻他,但他终于同意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乌尔苏拉伤心地哭泣。这些钱是从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一盒金币中拿出来的。布恩蒂亚无心抚慰妻子,他一头扎进了作战试验。他想证明用放大镜对付敌军的效力,就让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受到灼伤,伤处溃烂,很久都没痊愈。这种危险的发明把他的妻子吓坏了,但他不顾妻子的反对,有一次甚至准备点燃自己的房子。布恩蒂亚久久待在自己的房间里,计算新式武器的战略威力,甚至编写了一份使用这种武器的《指南》,他把这份《指南》连同许多试验说明和多幅图解,请一个信使送给政府,并答应只要政府一声令下,他就去军队演示他的发明,甚至亲自传授太阳战的复杂技术。
⑥他等待答复等了多年。最后等得厌烦了,他就为这新的失败埋怨梅尔加德斯,于是吉卜赛人做出了足以显明其诚实的举动:归还了金币,换回了放大镜,并且留下了几幅葡萄牙航海图和各种航海仪器,并让他知道如何使用现象仪、罗盘和六分仪。在漫长的雨季里,布恩蒂亚都把自己关在宅子深处的小房间里,不让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弃了家务,整夜整夜呆在院子里观察星星的运行。为了找到子午线的确定方法,差点儿中了暑。他完全掌握了仪器以后,就设想出了空间概念,今后,他不出自己的房间,就能在陌生的海洋上航行,考察荒无人烟的土地,并跟珍禽异兽打交道。可是不久,布恩蒂亚紧张的工作突然停辍,陷入神魂颠倒的状态,好几天总是喃喃自语。
⑦最终,在十二月里的午饭时分,他忽然一下子摆脱了所有的折磨。孩子们至死都记得,被长期熬夜和冥思苦想折磨得形销骨立的父亲,在桌首庄严入座,激动而颤抖地向他们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1)文章第二段对全文情节开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2)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布恩迪亚的性格特征。
(3)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描写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小说标题“荒凉的孤独”在文中的多层意蕴。发布:2025/1/15 8:0:2组卷:5引用:1难度:0.3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河里的石头光滑、洁白,活像史前的巨蛋。
每年三月,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都要在村边搭起帐篷,在笛鼓的喧嚣声中,向马孔多的居民介绍科学家的最新发明。一个身材高大的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满脸络腮胡子,手指瘦得像鸟的爪子,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乱七八糟地跟在魔铁后面。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狂热的想象力经常超过大自然的创造力,他认为这种暂时无用的科学发明可以用来开采地下的金子。他用自己的一匹骡子和两只山羊换下了两块磁铁。这些家畜是他的妻子打算用来振兴破败的家业的,她试图阻止他,但是枉费工夫。在好几个月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着两块磁铁,勘察了周围整个地区的一寸寸土地,甚至河床。他掘出的唯一的东西,是十五世纪的一件铠甲。
三月间,吉卜赛人又带来一架望远镜和一只放大镜。磁铁的试验失败之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甘心,马上又产生了将放大镜作为作战武器的念头。他用两块磁铁和三枚殖民地时期的金币交换放大镜。乌尔苏拉伤心地流了泪。那盒金币由她父亲一生节衣缩食积攒下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无心抚慰妻子,他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进了作战试验。他将阳光的焦点射到自己身上,因此受到灼伤,伤处溃烂,很久都没痊愈。他甚至编写了一份使用这种武器的《指南》,连同许多试验说明和几幅图解,请一个信使送给政府。他等待答复等了几年。最后等得厌烦了,他就为这新的失败埋怨梅尔基亚德斯,于是吉卜赛人归还了金币,换回了放大镜,并且给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几幅葡萄牙航海图和各种航海仪器。梅尔基亚德斯亲手记下了修道士赫尔曼作的简要说明,把记录留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让他知道如何使用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在雨季的漫长月份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把自己关在宅子深处的小房间里,不让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弃了家务,整夜整夜呆在院子里观察星星的运行……最后,他洋洋得意地向孩子宣布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橙子。”
吉卜赛人回来的时候,乌尔苏拉唆使全村的人反对他们,可是好奇战胜了恐惧,因为吉卜赛人说是要展出纳希安兹人最奇特的发明。大家都到吉卜赛人的帐篷去,花一分钱,就可看到返老还童的梅尔基亚德斯——身体康健,没有皱纹,满口漂亮的新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觉得这一切既简单又奇妙,第二天他不再按时进餐,从早到晚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他向乌尔苏拉唠叨,“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
他让那些跟他一起建立马孔多村的人带上铁锹、锄头和狩猎武器,并把自己的定向仪具和地图放进背囊,就去从事鲁莽的冒险了。……
探险回来以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绘了一幅地图。由于这张主观想出的地图,人们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马孔多是在一个半岛上面。他是恼怒地画出这张地图的,故意夸大跟外界往来的困难,仿佛想惩罚自己轻率地选择了这个建村的地点。“咱们再也去不了任何地方啦,”他向乌尔苏拉叫苦,“咱们会在这儿活活地烂掉,享受不到科学的好处了。”他决定把马孔多迁到更合适的地方去。
村里的男人已经开始准备搬家,乌尔苏拉却像蚂蚁一样悄悄地活动,唆使村中的妇女反对男人的轻举妄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说不清楚,不知什么时候,由于什么对立的力量,他的计划遭到一大堆借口和托词的阻挠,终于变成没有结果的幻想。有一天早晨他难过地对乌尔苏拉说:“既然谁也不想走,咱们就单独走吧。”
“不,咱们不走,”她说,“因为咱们在这儿生了个儿子。”
“可是,咱们还没有一个人死在这儿,”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反驳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亲属埋在这儿,他就不是这个地方的人。”
乌尔苏拉温和而坚决地说:“为了咱们留在这儿,如果要我死,我就死。”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试图用自己的幻想迷住她,答应带她去看一个美妙的世界:那儿,只要在地里喷上神奇的药水,植物就会按照人的愿望长出果实:那儿,可以贱价买到各种治病的药物。
“不要成天想入非非,最好关心关心孩子吧。”她回答,“他们像小狗儿似的被扔在一边,没有人管。”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望了望窗外,看见两个赤足的孩子正在烈日炎炎的菜园里。他觉得,他们仅在这一瞬间才开始存在。他全神贯注地望着两个孩子,终于望得两眼湿润,他无可奈何地发出一声深沉的叹息。
“好啦,”他说,“叫他们来帮我搬出箱子里的东西吧。”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注重从日常叙事中展现大时代。梅尔基亚德斯给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带来的葡萄牙航海图、观象仪、罗盘和六分仪等东西透露出人类发展的时代感。
B.对封闭的马孔多村来说,吉卜赛人带来了外面世界新奇的东西,让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认识到马孔多的闭塞,这成为他探索新事物的契机。
C.与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相比,乌尔苏拉封闭、保守、节俭、务实,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热衷于幻想并为之奋斗时,是她看守着他们的家,养育着孩子们。
D.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吉卜赛人之间的矛盾构成了选文的主要内容,这个矛盾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同时又突出了人物形象。
(2)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分析。
(3)《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请联系本文,谈谈对“魔幻”的理解,并分析其与“现实”的关系。发布:2025/1/15 8:0:2组卷:17引用:3难度:0.6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那时的马孔多是一个有二十户人家的村落,用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清澈的河水急急地流过,河心那些光滑、洁白的巨石,宛若史前动物留下的巨大的蛋。这块天地如此之新,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每年到了三月光景,有一家衣衫褴褛的吉卜赛人到村子附近来搭帐篷。他们吹笛击鼓,吵吵嚷嚷地向人们介绍最新的发明创造。最初他们带来了磁铁。一个胖乎乎的、留着拉碴胡子、长着一双雀爪般的手的吉卜赛人,自称叫梅尔基亚德斯,他把那玩意儿说成是马其顿的炼金术士们创造的第八奇迹,并当众作了一次惊人的表演。他拽着两块铁锭挨家串户地走着,大伙儿惊异地看到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甚至连那些遗失很久的东西,居然也从人们寻找多遍的地方钻了出来,成群结队地跟在梅尔基亚德斯那两块魔铁后面乱滚。“任何东西都有生命”,吉卜赛人声音嘶哑地喊道。
翌年三月,吉卜赛人又来了。他们这次带来了一架望远镜和一具放大镜,有鼓面那么大。他们公开展出,说这是阿姆斯特丹的犹太人的最新发明。他们让一位吉卜赛女子坐在村子一头,把望远镜架在帐篷门口。人们只要花五个里亚尔(旧时西班牙和拉丁美洲通用的货币),然后把脑袋凑到望远镜后面,就可以看到那吉卜赛女郎,仿佛伸手可及。“科学把距离缩短了,”梅尔基亚德斯吹嘘说,“要不了多久,人们不用离开家门,就能看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一个炎热的中午,吉卜赛人又用那块巨型放大镜做了一次惊人的表演:他在街心放了一堆干草,借助阳光的聚焦把草堆点燃了。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虽然对磁铁试验的失败尚难以自慰,但这时,却又想出一个点子:利用这项发明制造作战武器。梅尔基亚德斯又一次劝阻他,但最后还是收下了两块磁铁和三块殖民地时期的金币,把放大镜换给了他。乌尔苏拉伤心地哭了。那三块金币是她父亲劳累一生积攒下来的一盒金币的一部分,她一直把钱盒埋在床下,想等个良机作本钱用。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根本没想安慰她。他以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甚至不惜冒生命的危险,一心扑到武器试验上去了。为了证实放大镜在敌军身上的威力,他竟亲自置身于太阳光的焦点之下,结果多处灼伤,经久方愈。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在长达数月的雨季中闭门不出,躲在住宅后面的一间屋子里,免得别人打扰他的试验。他完全抛开家务,整夜整夜地观测星辰的移动。为了获得测定正午点的正确方法,他差一点中了暑。当他能熟练地操作仪器时,他对空间有了认识。这使他足不出户就能泛舟神秘之海,漫游荒漠之地,还能跟显贵要人交往。正是在那时,他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独自在家中晃悠,对谁也不理睬。与此同时,乌尔苏拉和孩子们却在菜园里胼手胝足地管理着香蕉、海芋、丝兰、山药、南瓜和茄子。不久,也没有任何预兆,他突然中断所迷恋的工作,变得神志颠倒起来。连续几天他像着了魔似的,低声咕叨着一连串惊人的猜测,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想法。直到十二月的某个星期三午餐的时候,他才一下子卸脱了那折磨他的包袱。孩子们也许终生难忘父亲那天坐在饭桌上时那副威严神态。长期的熬夜和过度的思索搞垮了他的身体,他发着高烧,抖抖索索地向他们透露了自己的发现:“地球是圆的,像一个橘子一样。”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吉普赛人在小说中是作为外来科学与文明的使者出现的。
B.梅尔基亚德斯每一次带来的新鲜玩意儿都深深吸引着处于原始停滞状态的马孔多人。
C.乌尔苏拉只关心金币和菜园里的工作,她是外来文明与科学的反对者。
D.布恩迪亚代表着马孔多人对科学与文明的向往,代表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2)下列对小说的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开头,是作家独创的从回忆过去的角度展望未来的新颖的倒叙手法。
B.小说写吉卜赛人的到来,外部文明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充满魔幻的色彩。
C.梅尔基亚德斯拽着两块铁锭走着时出现的场景展现出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
D.小说表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是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
(3)文中画线句“一心扑到武器试验上去了”中“扑”字如果换成“用”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两则材料的含意,不超过30个字。
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曾叱咤风云的李斯在被腰斩前,对其子慨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发布:2025/1/15 8:0:2组卷:6引用:1难度:0.5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