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生态足迹又称为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例如,碳足迹是指扣除海洋对碳吸收之后,吸收化石燃料排放CO2等所需的森林面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除化石燃料燃烧外,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还有
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

(2)生态足迹越大,人类所需的资源越
。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以减小生态足迹,若将动物(草食)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2,则其生态足迹为原来的
0.73
0.73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科学家统计了从1961年到2014年间,全球生态足迹总量和生态承载力总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生态盈余”或“生态赤字”表示
生态承载力总量与生态足迹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生态承载力总量与生态足迹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且从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由“生态盈余”转为“生态赤字”。据图判断,“生态赤字”越来越大的依据是
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承载力总量增加的速度小于生态足迹总量增加的速度,所以生态赤字越来越大
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承载力总量增加的速度小于生态足迹总量增加的速度,所以生态赤字越来越大

(4)下列哪一举措不利于使生态超载的地球减小“生态赤字”
D
D

A.进行垃圾分类
B.大力植树造林
C.工厂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D.沿海兴建化工厂,污水直接排入海洋

【答案】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多;0.73;生态承载力总量与生态足迹总量之间的大小关系;1961年至2014年全球生态承载力总量增加的速度小于生态足迹总量增加的速度,所以生态赤字越来越大;D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7引用:2难度:0.7
相似题
  • 1.北京冬奥会通过建立动植物监测系统,动物救助中心,低碳交通保障体系、垃圾回收利用体系等多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绿色办奥”的庄严承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7 20:0:1组卷:13引用:3难度:0.7
  • 2.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科学的生态学原理作为指导。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12 2:30:2组卷:9引用:3难度:0.7
  • 3.下列各项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  )

    发布:2024/12/31 3:0:2组卷:23引用:4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