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全国两会调查显示,“依法治国”最受人们关注,而法律也与我们未成年人息息相关。据此,福田区某校举办普法活动,八年级(1)班的学生为迎接这一活动积极参与。
【学法懂法】

在普法活动上,小明同学学习了宪法的相关知识,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如图所示。在学习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些难题,请你帮他解决。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的信息。
【与法同行】
法律知识讲座上,一个案例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和讨论:
“叮咚、叮咚……”课堂上,李强同学携带的手机发出了响亮的声音,老师走到他身旁,要求他将手机上交保管,李强拒绝上交。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
小东:老师真爱管闲事,我们的手机想带到哪就带到哪,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这是我们的权利。
小欣: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可以使用手机,但不能把它带进课堂来呀!因为……
法律链接:《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网络保护第七十条规定: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
(2)请你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对小东的观点进行评析。
(3)请你从公民义务的角度,将小欣的话补充完整。

【答案】(1)①人民代表大会;②监督;③人民法院;④监察委员会。
(2)小东的观点是错误的,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因为: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中学生享有使用手机的权利,但是也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③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④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所以,中学生应该遵守学校和法律规定,不带手机进入课堂。
(3)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李强同学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是不履行公民义务的表现。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违反义务须担责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6引用:1难度:0.4
相似题
  • 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38引用:15难度:0.9
  •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6引用:5难度:0.7
  • 3.2021年10月,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上第一次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为名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方向。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  )
    ①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③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要求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发布:2024/12/28 3:30:1组卷:354引用:7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