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游岳阳楼记
【明】袁中道ㅤㅤ日暮,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ㅤㅤ昔滕子京以庆帅①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②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ㅤㅤ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③,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④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⑤矣,有何可哭?
ㅤㅤ至若予者,为毛锥子⑥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⑦,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有删减)【注】①在庆州统帅军队抗敌。②大合乐:典礼大乐。③增堞籍兵:筑高城墙招募士兵。④第:但是。⑤政最:政绩考核第一。⑥毛锥子:毛笔的别称。⑦骨肉之变:袁中道哥哥病故。
(乙)
岳阳楼宴王员外贬长沙①
【唐】贾至
极浦三春草,高楼万里心。楚山晴霭碧,湘水暮流深。
忽与朝中旧,同为泽畔吟②。停杯试北望,还欲泪沾襟。【注】①贾至被贬岳州司马期间,昔日旧友被贬长沙,贾至所作。②泽畔吟:“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后把谪官失意时所写作品称为“泽畔吟”。
(1)古文•字词。
◎实词释义 | |||
字词 | 方法 | 示例呈现 | 释义 |
已 | 成语辅助 | 情不自已 | 泫然不能自已也① 停止。 停止。 |
是 | 课内迀移 | 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
是则真可哭也② 这样。 这样。 |
诚 | 查阅字典 | 《古汉语常用字词典》解释:①真诚;②确实,实在;③表假设,果真。 |
诚不能无慨于心③ ②确实,实在。 ②确实,实在。 |
皤 | 语境推测 | 联系语境“一往四十余年”、“壮心日灰”推测。 | 玄鬓已皤④ 斑白。 斑白。 |
◎虚词妙用 | |||
阅读全文,辨析虚词的作用,并在横线上选择正确选项。 ⑤夫定州之役 B B ⑥至若予者 C C ⑦真可哭也A A A表达语气,凸显情感 B.开启话题,引出下文 C.提示思路,另起话题 |
①小语:一字立骨,因一字(词)之功,贯通全文,旨意毕现。抓立骨之字,是解读诗文一种方法。在甲文和乙诗中都有一个字揭示精神,表达情绪,甲文是:
哭
哭
,乙诗是:泪
泪
②小文:我也发现了。在甲文中,该字在文中反复出现,比如这两个句子: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足可见其重要!这让我不禁想起《醉翁亭记》中的 乐
乐
,也是一样的道理。③小语:是的。以上提到的三篇诗文的情感各有不同:
甲文表达了自己不受国家重用,年老渐衰,兄弟死别,孤独飘零的悲凉;乙文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伤悲,与友人同病相怜,壮志难酬的痛苦;《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甲文表达了自己不受国家重用,年老渐衰,兄弟死别,孤独飘零的悲凉;乙文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伤悲,与友人同病相怜,壮志难酬的痛苦;《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欧阳修、袁中道和贾至虽然生活在不同朝代,但同为读书人,有一共同点:他们有报国的壮志,都有胸怀天下,一展抱负之心,希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抱负。
他们有报国的壮志,都有胸怀天下,一展抱负之心,希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抱负。
【答案】停止。;这样。;②确实,实在。;斑白。;B;C;A;哭;泪;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乐;甲文表达了自己不受国家重用,年老渐衰,兄弟死别,孤独飘零的悲凉;乙文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伤悲,与友人同病相怜,壮志难酬的痛苦;《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他们有报国的壮志,都有胸怀天下,一展抱负之心,希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抱负。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4/20 14:35:0组卷:11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