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清风徐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水波不兴”二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这也正是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2)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诵明月之诗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歌窈窕之章”。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月出于东山月出于东山,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于斗牛之间”。
(4)苏轼《赤壁赋》中,用“白露横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水光接天”写出经过月亮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5)文中“纵一苇之所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凌万顷之茫然”两句形容小船像一片叶子任意漂荡在浩渺的江面上。
(6)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漂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羽化而登仙”。
(7)歌词中,作者用“桂棹兮兰桨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击空明兮溯流光”两句表现自己与客人的高雅的情调。
(8)作者用“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两句表现自己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并且不甘于沉沦的情怀。
(9)文中,作者说“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望美人兮天一方”,借“美人”之喻含蓄地表达自己被远贬天涯、志不得伸的幽思与苦闷之情。
(10)文中用比喻正面描写箫声悲凉幽怨的句子是“如怨如慕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如泣如诉”。
(1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不绝如缕”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12)苏轼《赤壁赋》中极尽对音乐的描写,其中“舞幽壑之潜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泣孤舟之嫠妇”两句更将无形的音乐具化成有形的动态。
(13)“舞幽壑之潜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泣孤舟之嫠妇”两句,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14)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15)文中通过“酾酒临江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横槊赋诗”两句遥想曹操临江斟酒、执矛吟诗的英雄豪情,渲染其曾经不可战胜的赫赫声势。
(16)写客人认为他与苏轼只不过在江边过着平凡的生活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举匏樽以相属”。
(17)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扁舟中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举匏樽以相属”。
(18)文中用比喻的手法,感叹个体生命在天地间的短暂和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渺沧海之一粟”。
(19)文中,面对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的长江,吹箫的客人由此发出“哀吾生之须臾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
(20)写客人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挟飞仙以遨游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抱明月而长终”。
(21)文中写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之后的悲伤的句子是“知不可乎骤得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托遗响于悲风”。
(22)文中针对客人“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感叹,苏轼以江水、明月为喻,写出了富含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而卒莫消长也”,意思是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
(23)作者紧扣变与不变的辩证角度,指出我们若从“变”的角度观察,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即“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如果从“不变”的角度观察,则万物都是永恒的,即“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4)文中“且夫天地之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虽一毫而莫取”四句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5)作者认为,“惟江上之清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与山间之明月”可以无所顾忌地取用。
(26)“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文中用“取之无禁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用之不竭”两句形容“清风”与“明月”等自然事物的丰富。
(27)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对清风明月的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是“取之无禁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用之不竭。”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5/23 20:38:36组卷:57引用:1难度:0.8
相似题
-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
(2)李煜在《虞美人》中,用“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1难度:0.6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雍也》中说君子应该“文质彬彬”,如果处理不好“文”与“质”的关系,可能会出现“
(2)“十年树木”,是指小树成为木料的时间恒长。老子的“
(3)诗酒之缘历史悠久,诗人高兴时“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闲适时“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忧愁时“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3难度:0.6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
(3)在《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发布:2025/1/1 4:30:2组卷:2引用:4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