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试题详情
阅读以下文章,回答问题
烟台的海
孙为刚 ①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②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溅起数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每到这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③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大海也不例外。脱去冬装的渔民们驾船驶过平静的海面,到养殖区去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
④夏天,来自南太平洋的风使许多南面临海的城市感到湿漉漉的,而这股带着潮气的风经过胶东半岛崇山峻岭的阻拦、过滤,到达北面临海的烟台时,只剩下凉爽和惬意。因此,夏日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清晨,太阳像被水冲洗过的红色气球,飘飘悠悠地浮出水面。傍晚,平静的海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⑤走出夏日的浪漫,烟台的海步入秋的高远。久居这座城市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个壮丽的舞台。世世代代的烟台人在这里上演着威武雄壮的话剧。
(1)文章是怎样写烟台的海的?请按作者的写作顺序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2)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海?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个季节海的特点的?请摘抄相关的语句,然后谈谈体会。
最喜欢春天的海,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海的轻盈。句子: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浪花”写活了,运用“嬉笑、追逐、害羞”等词表现出浪花的行为情态,使文章增添生活情趣。同时运用比喻句把“浪花”比作“孩子”,让人感受到浪花的活泼与快乐的心情。最喜欢春天的海,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海的轻盈。句子: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浪花”写活了,运用“嬉笑、追逐、害羞”等词表现出浪花的行为情态,使文章增添生活情趣。同时运用比喻句把“浪花”比作“孩子”,让人感受到浪花的活泼与快乐的心情。
【答案】最喜欢春天的海,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海的轻盈。句子:春天,海水变得绿盈盈的。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遥远的地平线嬉笑着、追逐着奔向岸边,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浪花”写活了,运用“嬉笑、追逐、害羞”等词表现出浪花的行为情态,使文章增添生活情趣。同时运用比喻句把“浪花”比作“孩子”,让人感受到浪花的活泼与快乐的心情。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5/1/12 1:30:2组卷:12引用:1难度:0.9
相似题
-
1.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柏林》:发布:2025/3/13 9:0:2组卷:20引用:1难度:0.8 -
2.《悬石瀑布》 ①在一个阴沉沉的早晨,我驱车前往凤鸣山,只为一睹悬石瀑布的奇观。
②由于不是节假日,几乎看不到人影,听不到人声,非常安静。可是在这安静之外,我却分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震耳欲聋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呢?我很好奇。
③往前走,山路右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那不是一般的清澈,而是让我叹服的清澈。怎么形容它呢?这么说吧,当我看着小溪,看到的是水中大小不一的石子,却忽略了水的存在。只有当我看到十几只鸭子在水里嬉戏游动时,我才恍然大悟似的想起这里有水。水把鸭子的整个身子冲得干干净净,鸭毛看上去非常光滑,惹人喜爱,有了一种想下去抚摸它们一下的冲动。水里的石子长年累月地被溪水冲洗着,都变成了极美的艺术品,如珍宝般,安静地躺在那里。
④往前走,那声音却越来越响亮,越来越清晰,仿佛一大批出征的将士在呐喊。到了半山腰,出现了一大块平整的土地,我急切地往里走,猛然发现一个高10余米的裂隙状石洞出现在我们面前,洞顶夹着一块摇摇欲坠的巨石,如悬着一般,仿佛它随时都会掉下来。让人胆战心惊。石洞深约20米,往里看,山泉从崖顶飞泻下来,硕大的水帘惊得我目瞪口呆。原来这就是凤鸣山的悬石瀑布!
⑤我站在悬石下,抬头望着飞泻而下的瀑布,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瀑布像一匹匹脱缰的白马,势不可挡。而那响亮的瀑布声,犹如将士们在战场上的呐喊,那是一种让我震撼的英雄气概。瀑布溅起的水花早已经打湿了我的衣衫,使得我和它如此亲密无间地融合在了一起。
⑥我一直相信,水是有生命的,而悬石瀑布更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终年不息地飞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论你去与不去,它始终在那里。
⑦或许正因为凤鸣山有了这奇特的悬石瀑布,才有了更多的生命气息!
(1)“悬石瀑布”名字的由来在哪里?用“______”画一画。
(2)读③自然段,作者未写“悬石瀑布”却先写小溪,让人感受到溪水的
(3)读画“ ”的句子,听到清脆响亮的瀑布声,看到这幅壮观、奇特的景象,不由使人想起“诗仙”李白描写瀑布的名句:“
(4)本文是一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文,再读美文,感受自然之美。边读边想象画面,写一写站在令人心惊胆战的巨石下观看瀑布的景象。发布:2025/3/13 9:0:2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3.请你对课文中《童年》的片段作简要的概括和分析:
发布:2025/3/13 8:30:2组卷:29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