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地处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清朝康熙年间这里是“木兰围场”,皇家猎苑,植被类型多样,动物种类丰富。清同治二年开围放垦,后来日本侵略者抢夺采伐,加上连年山火,塞罕坝退化成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材料二:1962年,为了研究治沙方法,塞罕坝机械林场应运而生。55年时间里,成千上万的务林人建起了110万亩人工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材料三:塞罕坝的位置和气候图。

(1)据图推测塞罕坝林场所在地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分析清朝时期塞罕坝植被茂密且种类繁多的原因。
(3)简述塞罕坝林场退化成荒丘之后对当地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山地高原为主;依据:河流流向、海拔高度。
(2)降水适中,适合植被生长;地处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种类多样;垂直地带性显著;人为破坏小。
(3)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生产力下降;旱涝灾害多发;当地气候变得更加干旱;沙尘暴次数增多。
(2)降水适中,适合植被生长;地处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种类多样;垂直地带性显著;人为破坏小。
(3)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生产力下降;旱涝灾害多发;当地气候变得更加干旱;沙尘暴次数增多。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3引用:1难度:0.5
相似题
-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杨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特有树种。胡杨林具有喜光耐热、耐旱涝、耐盐碱等特点,对沙漠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强大的根系在土层内向四周延伸,并直达潜水面。如图示意胡杨林根质量密度(单位体积土壤中根系的质量)的垂直分布。
(1)据图描述胡杨林根质量密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森林群落一般由乔木--灌木--草本等植被类型组成,指出胡杨林群落在退化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植被类型,并说明原因。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6引用:2难度:0.5 -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阴山山脉平均海拔不足2000米,属于中等高度的山体,是中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北界,属温带半干旱与干旱气候的过渡带。西部的狼山尤为干旱,东部的大青山较为湿润。阴山南坡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且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如图为阴山山脉等高线图(图1)和大青山垂直自然带示意图(图2)。
(1)分析阴山南北坡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
(2)分析阴山南坡植被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的原因。
(3)高山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与北坡相比,简述大青山南坡高山林线高度差异并分析原因。
(4)分析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发布:2024/12/31 19:0:1组卷:5引用:2难度:0.5 -
3.如图是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的一条研学旅行线路,该线路从北京出发,穿越亚洲和欧洲,最后到达德国柏林。
此次研学旅行,沿途可以看到的自然植被类型有( )
①落叶阔叶林
②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草原
④荒漠发布:2024/12/31 18:30:1组卷:10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