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因其微小,可能被植物根部吸收而影响生长发育,也容易被蚯蚓、蜗牛等土壤动物和贻贝、浮游动物等海洋生物吃掉。微塑料不能被消化掉,只能在胃里一直存在着,占据空间,导致动物生病甚至死亡。
(1)从材料中可知,微塑料可以存在于生态系统的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组成成分)中。
(2)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微塑料的含量会越多,试分析原因。
微塑料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会通过捕关系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生物转移
微塑料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会通过捕关系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生物转移

(3)海洋浮游动物的存在意义是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还对植物的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
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还对植物的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
;土壤中蚯蚓的存在意义是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分解者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分解者
;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是
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4)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减少微塑料危害的合理措施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制造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制造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微塑料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会通过捕关系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生物转移;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还对植物的种子传播有重要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分解者;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制造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4引用:1难度:0.7
相似题
  • 1.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地区,豆科植物柠条常被用来进行人工固沙。在某沙化地区合理种植柠条之后,群落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增加了多种耐旱植物如地锦、胡枝子等,还出现了植食性昆虫蝗虫、蝼蛄,肉食性昆虫园蛛、蜈蚣等。在柠条根系周围的土壤中,还生活着难以计数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发布:2024/12/20 12:0:2组卷:7引用:2难度:0.7
  •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布:2024/12/26 8:0:1组卷:6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