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阵雨之后,我们总能在空气中闻到一股“泥土的芬芳”,这个味道清新自然,让人总是忍不住多呼吸两口。①_____?其实在稀疏多孔的土壤中,存在着一种含有土腥味的特殊物质,叫作“土臭素”。当雨滴落到地面时,会把这种含有“土臭素”的气体包裹住,形成许多小气泡;当这种带有许多小气泡的气体扑面而来时,我们就会闻到清香的泥土了。
土臭素,又称乔司脒和2—二甲基异茨醇。在20世纪40年代,先后从放线菌的发酵液中提取到乔司脒和2-二甲基异茨醇,因此,放线菌最初被认为是土臭素的主要来源。
土臭素是一种醇,正如其他醇一样,醇类分子往往在挥发的过程中释放强烈的气味,比如大家比较常见的酒精。潮湿的天气有助于提升放线菌的活性并形成更多的土臭素,所以,小雨过后,我们更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除此之外,夏天的雷阵雨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通过科学理论分析认为:②_____。因为在闪电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气分子被电离成为正氧离子和负氧离子。此外,雷阵雨本身也会一扫空气中飘浮着的粉尘,这也使得空气清新。
值得注意的是,放线菌的作用,③______,在医学界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抗生素的产生一大部分都来自放线菌,放线菌所产生的抗生素大约有4200多种,是妥妥的“宝藏菌”。
(2022年11月5日《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有删改)(1)好的科普文语言应该具备哪些要素?请结合上述文本进行分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①科学性: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较多的科学术语。如本文介绍土臭素的科学名称,氧气分子的电解过程等。②严谨性:对科学现象过程解释严谨,对事物的作用列出准确数字。如放线菌的作用,泥土芬芳气味的形成。③通俗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文本用通俗的语言阐释空气清新的科学来源。
(2)雨滴落到地面时,会把这种含有“土臭素”的气体包裹住,形成许多小气泡;当这种带有许多小气泡的气体扑面而来时,我们就会闻到泥土的清香了。
(3)①那么“香味”的来源到底在哪呢?②闪电也能导致雨后空气清新③不仅是提供“清新的空气”
(2)雨滴落到地面时,会把这种含有“土臭素”的气体包裹住,形成许多小气泡;当这种带有许多小气泡的气体扑面而来时,我们就会闻到泥土的清香了。
(3)①那么“香味”的来源到底在哪呢?②闪电也能导致雨后空气清新③不仅是提供“清新的空气”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6引用:2难度:0.5
相似题
-
1.根据以下文字,请给“非虚构散文”下一个简要定义,不超过40个字。
产生于新世纪的“非虚构散文”是一种新的写作形态。长篇“非虚构”散文《大地上的亲人》从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叙述三个村庄亲人真实而复杂的生存境遇,展现了处于转型期中国农民的命运和基层社会的真实图景。但是有一些打着“非虚构写作”旗号的作品,缺乏散文文体应有的优美语言、修辞、文气、情采、格调、氛围,这样的作品读起来自然味同嚼蜡。发布:2025/1/1 4:0:1组卷:4引用:5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①
②
(每点不超过30个字)发布:2025/1/1 4:0:1组卷:10引用:10难度:0.8 -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于4月24日在国家航天局网站举行。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将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体现了探索自然和宇宙空间的文化传承,寓意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而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与态度。发布:2025/1/2 6:30:3组卷:312引用:55难度:0.7
相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