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陕西省延安市是中国革命圣地,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延安市位于黄河中游,地处黄土高原腹地,沟壑纵横,生态脆弱,昔日“黄土高坡尘土飞扬”已成历史,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不足10%提高到如今的46.35%,2016年延安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老区不老,再换新颜,近年来延安历史性地告别绝对贫困后,积极推动绿色转型,一幅高质量发展新图景正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山梁沟峁间徐徐铺开。
资料二:“黄土高原位置范围示意图”。

(1)在图1中描出山西省的轮廓。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太行山脉
太行山脉
ㅤ河流:B
黄河
黄河
ㅤ省会:C
太原
太原

(3)简析延安所在地区昔日“黄土高坡尘土飞扬”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大;高原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稀少,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盲目垦殖;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不合理开矿;工程建设中不注意生态保护,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
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大;高原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稀少,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盲目垦殖;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不合理开矿;工程建设中不注意生态保护,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

(4)描述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概括1999年至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范围的变化趋势。
沟壑纵横;逐渐增加
沟壑纵横;逐渐增加

(5)延安革命老区已告别绝对贫困,为走向富裕之路,请你献计献策。
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利设施,沟壑区打坝淤地;改善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小吃等
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利设施,沟壑区打坝淤地;改善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小吃等

【答案】太行山脉;黄河;太原;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大;高原地形,坡度大;地表植被稀少,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盲目垦殖;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不合理开矿;工程建设中不注意生态保护,加剧了水土流失,尘土飞扬等;沟壑纵横;逐渐增加;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利设施,沟壑区打坝淤地;改善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小吃等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发布:2024/6/27 10:35:59组卷:52引用:2难度:0.4
相似题
  • 1.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

    发布:2024/12/26 13:30:2组卷:56引用:2难度:0.7
  • 2.读黄土高原略图(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
     
    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
     
    ,西抵乌鞘岭,东到
     

    (2)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是
     
    ,造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造成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3)为实现该地区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国家采取的治理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4)为适应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该地区形成的传统民居是
     

    发布:2024/12/26 10:0:1组卷:21引用:2难度:0.3
  • 3.读我国某区域略图(图1)和延安气候资料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
     
    (河流),乙是
     
    (山脉)。
    (2)描述延安的冬季气候特征。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是
     

    (4)水稻喜高温、需水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为提高粮食产量,有人建议在延安农村大规模修梯田种植水稻,专家表示反对。请你说明反对的理由。

    发布:2024/12/26 10:30:2组卷:113引用:6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